铁矿石谈判中小钢企集体“倒戈”


       此前,中钢协多次表示,只要中国的大小钢企团结起来,谁也不买进口矿,则三巨头再强硬也要向中国市场低头。但对于中钢协提出的“抱团一起上”,钢协之外的钢铁企业,甚至钢协以内的中小企业都不太积极。

      目前已经有35家中小钢企和巴西淡水河谷达成长协矿协议,这35家钢企和淡水河谷达成的进货量大约为5000万吨。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去年全年,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也不过是8500万吨左右。5000万吨的大订单让淡水河谷有充分的信心对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不着急”。

       虽然这些长协合同并不直接影响到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但是给三大矿山撑腰增加底气却是无疑的。“这造成一种‘中国钢铁行业繁荣,离不开进口铁矿石’的假象,既然如此,矿山也自有拒绝大幅降价的资本。”

       看到这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的企业太不抱团,没有合作精神,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到国际市场上去闯荡.......

       然而细致分析过后,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中小企业不积极呢?也许这并不完全是中小企业的错:

         正如一个中小企业老板所说的那样:“团结一致对外,首先我们要利益一致!”“我和那些掌握谈判权的大企业,一不共享利益,二无共同‘敌人’。要我们如何响应钢协号召?” “往年长协矿都是低于现货矿,大钢企从中获利丰厚,而小钢企却从未从中分一杯羹。尤其是去年铁矿石现货价最贵涨到了1590元,比同品位的长协矿价格要高出四、五百元/吨。那时候有长协资质的大企业,并没有拿出矿石来支持我们发展,反而将低价购进的长协矿高价卖给我们。”这些话难道不值得相关企业、相关部门思考吗?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些恶人的嘴脸,在得意的时候,不顾亲情,拼命的从你身上榨钱,失意了就给你大谈亲情,要求你来给予帮助。

        还有就是一些企业,能够从国外获取利润的时候,把责任抛到一边,不顾中小企业的死活,然后当其状况出现问题了,利益受损了,不能从国外获取同等利润了,又大谈民族牌、道义牌,要中小企业给予配合,配合其获取利润。中小企业不配合就会被扣上不爱国、不合作、目光短浅等恶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人家会不会给你配合,一要看有没有人管,二要看你是否值得配合。深层次来分析,本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企业本身,如何改变形象,让中小企业信任,让中小企业把你看成是利益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就是相关的监管部门了,要给予支持、管理、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