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式民主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伊朗大选后的骚乱已经进入第6天,据说昨天傍晚大约有50万抗议者涌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以抗议现任总统内贾德连任的选举结果并哀悼在伊朗选后骚乱中死去的同胞,力挺败选的“改革派”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米尔·侯赛因·穆萨维。目前已有20人在冲突中死亡。示威者还计划20日举行全球抗议活动,将抗议活动升级。西方媒体认为,伊朗正遭遇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这一切都和“民主”有关。

     大街上慷慨激昂的人群,马路上被点燃的汽车,被捣成废墟的大学生宿生,流血的伤口,尸体……和“民主”有关的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眼熟。

     英国媒体说,享受着“民主”的伊朗人针对选举结果进行的抗议,既是在释放他的挫折感,也是在表达他们对于国家道路的看法。

     不管伊朗大选骚乱的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伊朗社会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裂和对立已成定局。这场骚乱如同在伊朗人的心灵世界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这种严重的内伤,可能是短期内无法复原的。

      这个责任应该首先由包括内贾德和穆萨维在内的伊朗政治家们来承当,当人民因为“民主”而受到伤害时,不管他们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政治家都是难辞其咎的。

      我认为,任何负责任的政治领袖都不应当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操控民众挑拨民意,而让国家和民族的心灵陷入分裂与对立,这是历史责任问题!

     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我想这大概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为什么这个“好东西”却在东西方都一再以骚乱、暴动、血腥、冲突、不民主的方式登场?

     这是不是说明,如果使用的人和使用的方式有问题,“好东西”也不一定能带来好结果?

     中国还需要大力推进民主建设,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党中央到普遍民众,都希望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我们的民主建设。

     但我始终坚信,一切真正的民主,其过程、形式和结果都应该是和谐的。否则,当冲突和动乱发生的时候,得益的只能是极少数幕后操控者,而受伤的永远是老百姓。

     我不知道伊朗能否经得起折腾?但我坚信13亿中国人是再也经不起折腾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之际,我们既面临着经济和文化同步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社会矛盾和挑战。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我们最需要的是所有人的理性、建设性,是所有人的智慧,所有人的责任心。

       我相信,中国的民主建设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这个特色离不开当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我们的文化背景,离不开中国整体的政治和行政改革,也离不开人类整体的价值追求。

       中国有许多问题和难题,不是简单地运用单纯的民主思维或手段就能解开的。例如,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先生最近撰文指出中国县政改革与政治改革和国家建设的关系,我以为就极具启发性。中国当前的行政体制造成县政的边缘化和与中央的脱离,这个问题如何调整好、解决好的话,对于国家的政治改革和长治久安,对于促进中国未来的民主进步,意义是极其重要。这种理性、建设性的思考和工作,比简单地鼓吹民主,显然要有意义得多。

      伊朗式民主启示我们思考:在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用好民主这个“好东西”,使它真正造福于每一个人,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因为民主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伊朗式民主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