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挫折


    不久,我的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学因不堪精神重负,留下遗书,扔下妻子儿女,回归大自然了。这位事业有成,正值人生辉煌时期的中年领导干部,最后竟选择了这样一条不该走的路,作为同学,我深感惋惜。

   在这个纷纭芜杂的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琐事的纷扰、境况的困窘、事业的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人的心理失衡,成为精神心理疾病的促发因素。据医学专家指出,精神疾病从广义上包括重性精神病、轻性精神病和心理障碍性疾病。而这三者都属于精神心理卫生范畴。据统计,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已由60年代的5、6‰上升到90年代的11‰以上;神精症的患病率已由80年代的22‰上升到35‰。至于有心理障碍需要求助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医生的,就无法统计了。有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心理刺激“应激源”的增加,患病率还会继续上升。这也是近年来轻生者逐渐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痛苦和幸福相伴,真正的幸福是经历了痛苦之后才感受到的。忍受不了痛苦,战胜不了痛苦,甚至为了逃避痛苦而自杀,无异于自己剥夺了自己感受幸福的权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人所不愿的。古代有一个寓言:一个人经过两山对峙的桥,突然桥断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跌下,而是停在了半空中。脚下是深渊。他抬起头,一架天梯荡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遥不可及。他彻底绝望了,只好抱头等死。渐渐地,天梯缩回云中,不见了踪影。只听云中有声音说:“这叫障眼法,其实你踮起脚跟儿就可以够到天梯,是你自己放弃了,那么只好下地狱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在挫折面前,在艰难的逆境中,有时候只要踮起脚跟儿,就是另一种活法,另一番世界。人降生于世,当不改生之信念,哪怕磨难历尽。人在艰苦的磨难面前,在沉重的压力下,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悲观的解脱,而应是顽强的忍耐。同时也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的艺术,学会让自己想得开的思维方法,否则,你就很可能烦恼不断、忧心忡忡,甚至会心病缠身,以致走上轻生之路。

   生命的坚强,就在于它像土壤那样包容和承受一切,顽强存活才是它的终极理想。真正的生命,是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船,是在生活的暴风雨中锻造出来的钢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