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讨论课


一堂讨论课

 

623日下午七八节,给08级国贸-日语交叉试验班补了一次课,安排的是四个小组演示此前准备的小组作业。

首先演示的是第五小组,她们的作业是“企业产生的原因”。

给她们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我的基本要求是不要重复我课堂上所讲的,应该在深度或者广度上要有所扩展。但是,这样一个问题实在太理论化了,对于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大一学生来说,能否做好这样的事,我心里没底。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说实在话,对她们的演示,我只能用“出色”和“精彩”来概括。

她们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两人一组各讲一个部分。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三个角度,一是分工角度,二是交易费用角度,三是间接定价角度。严格来说,第二和第三应该放在一起,因为间接定价角度实际上是交易费用角度的一个深化。不过,她们这样处理也有道理,因为将这两个内容分开之后,三部分的时间就比较均衡。

精彩的瞬间出现在曹文杰同学用一个例子解释交易费用与企业产生的关系。她们的PPT制作得很精美,那个故事里主角就是她们几个同学,所用图片也是她们的照片。不仅是PPT制作精美,讲述也生动传神,理论逻辑也组织得很好。当讲到分散生产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从而产生组织企业的需要时,她们似乎是说一个天使一样的人物的出现促成了此事。这个说法会有一点点问题,因为我们通常将企业的产生看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过,就解释问题的需要而言,这不失为一个聪明的思路。

随后演示和讲述的是学习委员冯康颖同学。冯同学在这学期的教学中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冯同学学习非常投入,我相信她已经积累了经济学学习的一些心得。冯同学讲述的是间接定价理论。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的同学听讲过几遍也没有理解清楚。从冯同学的讲述中可以肯定,她不仅理解了这个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内在逻辑有着很好的把握。当她用汽车生产的例子解释间接定价与直接定价的区别时,我发现比张五常的照相机例子更有说服力。冯同学的PPT制作得很漂亮,讲述逻辑很严谨,知识拓展也恰到好处。

冯同学讲完之后,我抑制不住兴奋,对他们开玩笑说,“趁现在科斯爷爷还活着,你们应该给他写封信,将你们对他的思想的这样一种生动解释告诉他,我想他会非常高兴的。”这个课堂一向比较活跃,大家一方面在紧张地学习,同时也能捕捉时机让自己轻松一下。我有时候看他们学习太累,就在讲课中间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说一点小笑话。在会心的笑声中,大家绷紧的神经可以得到片刻的舒缓。在热烈的气氛中,有同学提了一些问题,该小组成员做了解答。

张磊提了一个关于企业产生的分工协作说与交易费用说的矛盾的问题,曹同学和冯同学都作了解释。这个问题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她们的解释不是很好,于是我来作进一步的解释。“分工协作说和交易费用说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组织企业以提高效率的问题。分工协作说立足在于市场上存在若干独立的综合性的生产者,比如有4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同时从事棉花、棉纱、棉布和服装的生产。这种情况下,每个生产者都可以生产完整产品,但各个生产者的相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效率相对较低。如果将他们纳入一个企业,在他们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则可以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从而提高效率。交易费用说立足于市场上存在的各个生产者之间已经有专业化分工,比如专业的棉花生产、棉纱生产、棉布生产和服装生产。每一个生产者都只完成局部环节,于是,完整产品的生产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易,于是产生很大的交易费用。市场的分工越细,交易环节越多,则交易费用越大。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市场分工内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则可以节省交易环节,从而节省交易费用。所以分工协作说是从组织分工和协作以提高效率的角度解释企业的产生,而交易费用说是从将市场分工内化为企业内部分工以节省交易费用同时提高效率的角度解释企业的产生。两种解释并不存在矛盾。”

大家很专注地听着,不断点头。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理解了。说实在话,给这个课堂上课一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们的领悟能力确实很高。很多东西,有时候要讲几次,而在他们这里往往只需要讲一次就行。就大多数同学来说,他们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在听课过程中也在紧张思考,所以能够紧跟上老师的思路,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说一下班长张磊同学。有一段时间,我的腰痛病犯了,在讲台上站一会儿就疼痛难忍。于是,接连几个星期张磊都给我到门房借椅子。门房工作人员的态度不敢恭维,再说,借椅子也不是他们职责。有一次我去拿操作卡的时候,正好张磊在借椅子。看门房那种冷漠、挑剔而不耐烦的神态,我忍住没有发火,对张磊说,咱不要了。张磊和我一起离开,上楼进了教室。上课的时候,他还是给我借来了椅子。这事情让我感动了一阵子。为了给我借椅子,张磊一定受了不少气。但是,每一次他送椅子给我的时候,都是笑眯眯很快活的样子。

 

接下来是第六小组的演示,他们的作业题是“企业中的委托代理”。一开始在解释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我比较欣赏。他们不是按照一般的思路从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等角度介入,而是采取另外的思路,从反面提出问题,——如果具备信息完备等等条件,委托代理问题将不会产生。但是,现实的世界中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于是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必然。这样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方式比较新颖,能够抓住大家的注意力。在讲到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时,他们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解为所有权代理关系和经营权代理关系,经过这样的分类,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更有层次性一些。也许是查找了太多资料,想讲太多东西,这样他们讲的内容多了一些。内容太多,时间有限,有些东西就讲不清楚。

点评的时候,有同学对他们讲到的一个关于迪斯尼公司的期权激励的问题提出疑问,演示的同学给于了答复。随后,张磊又提出一个问题:“西方国家的企业,比如美国,采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很简单也可以比较复杂,担心同学们把握不好,于是我提出由我来替他们回答,其实,因为最后一次课,我很想多给大家说点什么。“从理论上说,目前比较理想的激励方式还是股票期权,而实际上主要实施的也是股票期权。但是。但是,对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来说,期权是否就是一种尽善尽美的方式,仍然不确定。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经营者为提高业绩增加期权,在经营活动中过于冒险。还有更加制度性的弊端是,在内部人完成对公司控制的背景下,CEO实际上可以提名维护自己利益的薪酬委员会,通过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期权激励方案。这样,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成为新的问题。不过,任何激励措施总有漏洞,在没有更好的激励方案出现之前,期权激励还是一种虽有问题单仍然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是第七小组,他们的作业题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是这个问题我讲的不是很深入,也可能是因为事前我要求他们尽量避开委托代理来解释(因为有另外一个小组专门讲了委托代理)对他们形成某种约束,他们解释存在一些问题。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了委托代理,还可以从产权的角度,从企业内在激励和外部约束的角度,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等等进行分析。而他们提出的某些原因或者是不准确,或者是已经过时,或者是缺乏理论性。点评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在他们提出的原因中,讲到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问题,所讲的似乎不是软预算约束而是硬预算约束。其实,他们说的不是预算约束的问题,而是国有企业缺乏财产权从而缺乏经营自主权的问题。不过,他们的表述确实存在容易让人误解的因素。引起最大争议的问题是,他们列举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优先倾向”。这种说法引起大家质疑。小组的解释不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对此问题的理解有问题。我对此的看法是:“任何企业,注重安全是其必须的社会责任——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为了所谓的‘效率’——其实就是利润而忽视安全甚至人为制造不安全,比如省却质量检测环节导致有毒食品,或者为节省开支放弃安全防范将工人置于危险境地,这样不良企业没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实事求是地说,国有企业的安全工作并不见得就是好的,国有企业并不见得在安全防范上投入过充分的精力。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有很多很多原因,‘安全优先倾向’最多只是一个借口。”

 

最后上台的是第八小组,他们题目是“产权和外部性的关系”。先上台的两个男生主要讲的是有关产权和外部性的基本理论,他们的课件做的比较精致,理论逻辑也组织得比较好。但是表述不是很生动。最后上台的是闻琳瑞同学,她主要讲习产权界定与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关系。我相信闻同学对相关理论有着比较清晰的理解,她的解释从逻辑上看比较合理,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处理也比较合适。她最后给出的一个例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邻居家的噪音之扰

两个邻居,一个是年轻的音乐爱好者,他喜欢火爆的音乐,另一个是老太太,她喜欢清静。他们共享一个空间,他们各自行使自己权力的时候存在冲突。是音乐爱好者拥有制造噪音的权利,还是老太太拥有享受安静的权利?

解决产权的归属可能不现实,因为空间是他们共享的,其中任何一人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为了避免无谓的争执,可行的做法可能是对产权进行分解,建立明确的产权边界。

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协商,订立协议来建立边界。比如,对于年轻人,规定音响音量高低(分贝大小)、一天当中的特定播放时段;对于老太太,规定每天必须得接受不多于多长时段和不高于多少分贝的音乐噪音等等。实际的条款可以更细致。

归根结底,外部性产生于产权,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也在于产权。通过界定清晰的产权,通过建立明确的产权边界,外部性问题可能得到解决

这是我听到的关于产权与外部性关系的最好的一个例子,它比科斯的灯塔及张五常的蜜蜂的例子都要生动有趣得多(当然,在这里我没有能再现闻同学演示时的生动情景)。闻同学还没有讲完,我就准备叫好了。

“我再给闻琳瑞同学一个建议,你可以将你的例子再仔细雕琢一下,翻译成英文,然后给科斯爷爷写封信,汇报一下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想科斯一定很乐于接受这样生动有趣的解释的。”

最后,需要作个小结。

“今天的讨论课非常成功。几个小组的同学作了精心准备,奉献给大家一席丰盛的晚餐。几个小组的演示都是成功的,不过有的小组非常精彩。给你们上课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当我发现有的同学居然可以用供给和需求来理解分工和市场的关系的时候,当我看到有的同学能够对科斯定律有自己的理解的时候,当我知道有的同学可以用如此生动有趣的形式演示交易费用与企业产生的关系的时候,当我看到有的同学能用那样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产权与外部性的关系的时候,我真的很惊奇,很高兴。你们让经济学变得有趣了,经济学也会因为你们而有趣。真的,我觉得你们当中很多同学确实有学习经济学的天分。萨缪尔森说,是天才就应该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学习和研究可以变得趣味盎然。我这学期的教学,可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粗浅的经济学观念,不过,这些东西是属于核心性质的。我相信大家对这些观念大多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以后的经济学学习,需要在知识和方法上更加深入和精细。我所说的精细,包括更加严谨的逻辑,更加实证的分析。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不要懈怠,也不要给自己懈怠的借口。我相信大家会一直努力,但还是希望大家不断提醒自己。”

最后,原来准备让大家再读一遍伟大的凯恩斯的这段话来提振一下士气的——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是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自天启,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危险的倒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开学之初,讲完导言之后,我让大家读一下这段话。本来是希望大家默读的,不想他们读出了声音,响亮而整齐,非常振奋。

不过,那天晚上周围几个教室都在考试,为了避免外部性,只好作罢。

 

PS:昨天收到张磊的邮件,说他已经顺利通过硕转博答辩。我非常为他高兴。

        这些年,那个当年为我搬凳子的小伙子一直在成长;

        现在回想起来,给那一届学生上课,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