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权、贴权的行情哪里来?


  每年上市公司都会向股东分配股利,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或者向股东分配红了,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因股本增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权,因红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息。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这种行情称为填权。倘若股价上涨到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水平,就称为充分填权。相反,如果多数人不看好该股,交易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下降,则为贴权。

  分红也好,转增股本也好都是上市公司分配利润的一种方式,无非是将投资者自己的钱从左手换到右手,当然可能在交换的过程中会交点税什么的。送股以后,股票价格下降,流动性变得更好,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但是不管上市公司是如何分配利润的,对于这家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业绩应该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既然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业绩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么如果股票价格在除权除息后上涨,应该只能说它本来就会上涨;如果它下跌,那么不论以何种方式来分配盈利,股价都会下跌。

  听起来上面的分析有些道理,不过可能还过于理想化了,毕竟股市中有很多裸奔的投资者。我用的是同花顺这个股票软件。随便选择一只股票(最好是热门的大盘股),在分时价格这个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窗口的上方有很多红点点,这些就是广大的股票持有人对于今日该股票所发表的各项评论。

  如果有机会在一个股票的除权、除息日去浏览一下投资者的评论,就有很大的可能看到类似于下面的这些话:为什么我的股价会下跌这么多?不是说分红吗?一边分红一边股价下跌,不是等于拿我自己的钱分给我自己?送了XX股,有跌了XX元,简直就等于没有送!垃圾主力,高比例配送股价还会跌!

  既然广大的股票持有人会发表出这样的评论,那么,很自然的,很多在关注这只股票但是还没有买入的投资者也会出现类似的想法,接下来的想法就是:哇,十送十啊,股价下跌了,好便宜啊,以前有20元的现在只有10元了,天上掉馅饼啊,不捡白不捡啊……(当然也有可能是,主力好垃圾啊,赶快出货啊……)。然后,随着投资者想法的不同,冲动的程度,买入股票的数量,从而产生一波或大或小填权行情。(或者是贴权,就看大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了。)

  “股神”巴菲特说:“股市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却是称重机。”所以,我认为,长期中股市里并没有什么填权、贴权的行情,该涨的分不分红除不除权都会涨,反之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随便怎么除,该跌的还是要跌。如果真的说要有所谓的填权行情,那么也应该是来源于投资者一时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