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一个青春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武巍看完了它,觉得这不电视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青春电视,在她的背后隐含着很多的教育和理想,但我们看到了很多隐含着的家庭教育问题。钱小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自由三番五次的离家出走,同时在现在网络上也看到了很多的此类问题,不仅是孩子们的浮躁和年少,同时也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当青少年试图摆脱家庭环境中对他不利的事情时,往往会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假如离家出走的怪圈能够被永久地打破的话,那么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面对钱小样,面对新的“90后”我们必须问每一位家长以下问题:
1.“你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2.“你的家里正在发生着哪些有潜在危害的事情?”
3.“为了使你的孩子回家并待在家里,哪些事情需要改变?”
当然,不管离家出走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潜在的危害都很“丰富”:
◆父母一方或双方过分严厉、苛刻,他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缺点上,以致让孩子感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够好的,从根本上来说,孩子感到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父母一方或双方总是不停地启动孩子的开关,以致冲突变得非常负面或带有暴力倾向,从而导致青少年孩子离家出走或被迫离家。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至少父母一方对酒、毒品、赌博等成瘾,从而对孩子施以暴力或极端的语言虐待。
◆在家庭里发生着或发生过不为人知的性虐待,当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性虐待时,孩子通常会选择离家出走,而不会去揭露乱伦的秘密或继续忍受被虐待。
◆在家庭里存在着身体暴力,如夫妻暴力或儿童虐待等,
◆存在着婚烟冲突或父母抑郁,在一些情况下,孩子以把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离家出走的方式来保护父母,一旦父母关心孩子的问题,他们就没有时间来关注自己的痛苦。
◆男朋友、女朋友、团伙,同伴或同伴群体都可能把孩子从家里拉出来,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男朋友会告诉他的女朋友说,假如她不逃学到他家来的话,他就断绝与她的关系。青少年通常宁可承受离家出走带来的后果,而不会冒失男朋友、女朋友或其他同伴的威胁。
武巍认为:离家出走的想法和行动对于现在的社会和孩子心理承受范围实属正常。关键是当遇到如上潜在危险时如何阻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策略1:原子弹介入法
1)假如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话,就卖掉、抵押或拿走其最心爱的东西(如:立体声音响、化妆品、CD唱片、电话机等);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2)安排24小时看管,或者在父亲、母亲、邻居或其他人等的陪伴下方能外出,一直到再次离家出走的威胁消除为止,这包括在校期间的监督、上课时的陪坐、课间的陪伴等,目的是使其不离开父母的视线而无法离家出走;
3)除了父母选择以后给孩子每天所穿的衣服外,把其他的衣服都拿走(如孩子只有几件衣服的话离家出走就会困难得多)
这些介入可能会有效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今天的孩子是非常物质主义的,他们不喜欢未经同意而拿走或卖掉原本属于他们的东西;
第二:青少年希望能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因此,他们不喜欢父母在学校里陪伴在旁,也不愿意由父母来选择该穿什么衣服。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第三,在青少年不在场的情况下,咨询师和父母必须对计划加以仔细检查,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假如怎样……”提出解决措施。
策略2:浴室策略
浴室策略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离家出走问题,而且对蛮横无理或暴力威胁及暴力行为也很有效。
基本上,青少年未经允许离家出走的时间便是要求他待在浴室里接受惩罚的时间。之所以在浴室而不是在卧室里关紧闭,是因为浴室通常时家里最乏味的地方,而且最不容易逃走。咨询师必须告知父母运用这一策略的理由。首先,青少年把自由看得比其他东西都重要,因此这一策略可以很快地迫使离家出走的想法泡汤,因为他再那样做的话即表示会失去更多的自由。其次,这一策略可以反映出青少年被送进如少年看守所这样的院舍场所的话将会怎样,唯一的不同时父母为此支付一笔钱。最后,其他的惩罚都不可能奏效,所以必须采取不同的、极端的措施。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使用本步骤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假如青少年比父亲/母亲强壮,那么这个父亲/母亲不能单独执行“拆卸”步骤,而必须等待父母的另一方或者社区里指派协助的人到来。
2、假如父亲/母亲体力上没法执行“拆卸”,但在父母种的另一方或社区协助人缘到来前青少年采取暴力行为或者乱砸东西,那么就必须马上叫警察,并把事情的经过记录在案。
3、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强壮,本步骤会越来越难以奏效。
4、本步骤对父母一方或双方无法冷静地处理问题的家庭时不适用的,同样对倾向与身体虐待的家庭也时不适用的。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5、假如青少年必单亲母亲强壮而且这位母亲又没有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也不可以使用本步骤。
策略3:甘地策略
本策略时用在长期离家出走或暴力威胁和暴力行为的青少年身上。必须告诉父母青少年会在本策略执行之后的第一次很痛苦,这样他就不想再有第二次。理解本策略的原理的父母通常希望做到极端,因为本策略时花时间的。这个策略之所以非常有效,是因为青少年宁可停止其问题行为,而不愿意一整天对着父母的脸。
执行过程中注意点:
父母请假并一整天和孩子一起坐在客厅里,不许看电视,也不许打电话。每一个人必须坐着,相互盯着看,但不准说话,所有人都不许离开房间。本策略必须在青少年离家出走回来以后的下一次治疗时执行。青少年和父母可能会对花一整天和同一个动作上感到恐惧,有时这个恐惧对阻止青少年继续离家出走是非常有效的。
策略4:对青少年的安全落脚点“下毒”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通常是因为有一个或几个“安全的落脚点”。许多时候,在这些“安全落脚点”的父母根本不知道有个孩子在他们家,或者还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床睡觉了。在另一些时候,青少年可能通过撒谎和半撒谎来向这些父母证明他正在受到虐待。在听了孩子的一面之词以后,这些父母可能会相信这个孩子,并以为让他待在自己家里能够保护他免受进一步虐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父母必须在他们的权力范围想方设法找到这些“安全的落脚点”,并对其“下毒”而使孩子不再受欢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父母有很多种选择。
执行过程中的注意点:
首先,父母可以打电话向孩子的朋友询问他可能会待在哪里。(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其朋友的父母问)
其次,一旦父母找到了孩子的落脚点,第一上门必须抱着这样的假设,有可能这家的父母根本不知道有个孩子在他们家,也有可能是他们得到了错误的信息才让孩子住下来的。抱着这样的想法,父母可以直接在下班以后去与这家的父母作一次交流,并向他们澄清一些错误的信息。许多父母会接受这样的做法,马上会很高兴地把孩子交出来。接着父母必须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说,假如孩子下次再离家的话,他们会马上打电话来的。然后,两对父母相互交换电话号码。父母之间的配合对处理离家出走孩子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认识到原本安全的落脚点现在已经被下了毒了而变得不再安全。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最后,如果安全的落脚点父母不予配合,那么父母只得采取下策告诉他们藏匿孩子是非法的。
策略5:使用积极的稳固法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3/178720.html
一旦孩子停止或者减少离家出走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找到积极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欣赏他为改善其行为做出的努力。通常情况下,即使青少年努力地想做得更好,但是得到的依然时批评或者其他负面的谴责。如果那样的话,家庭环境就会变得非常恶劣,青少年也就不再努力了。这样就会出现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