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也要专注
喻建国
早几年已经有教育学家和医学专家通过研究证明:智商在80以上的青少年,学业成就的水平不决定于智商的高低,而决定于专注水平的高低。可见专注这一个体特质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心理学把专注看作人格的一个子元。人格最通俗的界定:做人的规格。行为规范就是做人时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约定俗成。中学生的行为就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行为规范。一个中学生的行为要达到中学生行为规范也需要专注,专注于使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专注既然这样重要,那么怎样来自我培育?
可以较长时间集中自我注意力于某一确定的客体 (含状态、过程),并从中获得一定质量的领会、发现或创意的个体行为操持状态称为专注。专注可以有两个子元:1.集中(将自我的感觉器官含眼、耳、鼻、舌、身、皮肤的注意力全部或部分在较长时间里倾注于一确定的客体或状态或过程中) 2.持恒(长时间不间断或有间断地重复某种操持)
“集中”培育法
A.结合当前需要,调动自我感觉器官中的单体对当前急需注意的 客体或状态或过程给予聚焦性关注并持续较长的时间;
B.结合当前需要,调动自我感觉器官中的多体对当前急需注意的客体或状态或过程给予聚焦性关注并持续较长的时间;
C.对以上A、B两法所作的操作进行总结并从中领会“集中”的技巧。 -
“持恒”培育法
A. 熟悉并善于操作间断性重复;
B. 掌握有效间断性重复的技巧:间断有度;微力持续;始终如 一;不急不怠;
C. 掌握有效非间断性重复的技巧:恒力作用;统一要求;关注始终。
中学生在让自己的行为达到中学生行为规范方面要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要通读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文本内容,从文字上知道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这里也需要专注;二要逐条逐节地理解规范中的行为操作细节,并且逐条逐节地认真执行,认真操作,在执行和操作中同样需要专注;三要对自己在执行和操持行为规范方面的情况认真地进行审阅,对操作中的细微缺陷都应该寻找出来,并且及时认真地进行改正。
中学生行为达到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努力和实践是教育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学生本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对于中学生本人是一次人格培冶,成功地培育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对于自己的一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培冶自身的行为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的同时,必然还培育了自己的专注人格,具备这一项人格的内涵对于一个人的其他追求都可以奠定必然获得成功的基础。
从一定教育角度出发,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培育不仅是培育了学生本人的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专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