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许多网友对FT中文网关于新疆报道的评论是一片打杀,心中很不平静。
平心而论,其实有两篇文章更多的是事实的陈述,而没有倾向性的评论,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自有不一样的表意与解读。我们在痛悼死难同胞的同时,难道不应该更多地思考,允许别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上学伊始,我们就接受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列教育,知道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江泽民同志也讲过,世界是丰富而多彩的,丰富多彩,那就不会只有一种声音,对待别的声音,怎么能一棒子打死呢?这既不符合马哲的普遍真理,也不符合当今的浩浩潮流,民智渐开。
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还是希望看到不同的声音和多管道的信息。理不辩不明,事愈辩愈明,自己是正确的,难道还怕被人说三道四?
陈云同志曾讲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如果我们只是某社的通稿,只有一种声音,怎么能做到反复比较,怎么才能辨别真伪,从而有正确的判断呢?
我们需要环球时报,同样也需要FT,难道我们能说环球的报道是“选择性的失明”吗?
新疆,我很向往,那是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遗憾的是从来没去过。虽然没去过,但是我相信无论维汉,普通百姓都向往平安幸福的生活,一夜之间,死伤这么多人,怎是一个煽动所能了得?事先没有做好防卫工作,人民喋血街头,事后,又归咎于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守土有责,自己的责任呢?
这样的三段论,我们似乎在西藏骚乱事件后也听说过,纵然是真理,也不能放之四海 而皆准,何况是这么复杂的政治事件,怎么像八股文一样,起、承、转、合,丝丝入扣呢?
话又说回来,就算热比娅和达赖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些父母官怎么就不能未雨绸缪,而尽做事后诸葛亮呢?“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导致的不仅仅是一场气候的变化。韶关女工的一声尖叫,导致十天后的乌鲁木齐大骚乱,这名女工堪比蝴蝶,只是后果要比一场龙卷风严重得多啊。但龙卷风是天灾,而这是人祸,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啊。
最后想说的是,上FT,读丁学良,乃一大快事。公平、公允、多视角、国际化、有深度、有广度,愿FT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