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速成班的学制是一年。一年里又分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包含八个星期。一转眼,第二个学期又已经过了三个星期了。
第一个学期我非常兴奋,觉得每天都学到了新知识。每天听老师口吐莲花地讲课,将一些经典作品大卸八块,颠来倒去地分解组合,好不痛快。
教“人物”课的老师说:电影里的人物可以分成八种类型: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正面人物的导师、正面人物的同盟……
把以前看过的电影在脑子过一遍,可不是嘛,老师说得对呀。
教“故事”的老师说:一部电影就是一次旅行,一次旅行共分十二个阶段:寻常世界、召唤、拒绝召唤……
把以前看过的电影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可不是嘛,再对不过了。
教“格式”的老师说:写电影剧本,字体要用Courier,字号要用12号。只有这样,一页纸的剧本才能相当于一分钟的拍摄时间。制片人看一眼剧本的页数,就能大概估计出要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教“喜剧”的老师说:……教“对话”的老师说:……
总之,电影的秘密全在这里了,老师们已经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了。写电影其实就这么简单。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第二个学期的重点课是“基本工具”,其主要内容是教我们写treatment。所谓treatment,其实就是电影剧本的极其细致的大纲。要细致到每个场景,每个场景的人物、动作。treatment比起真正的剧本来,缺的只是对话。也就是说,有经验的制片人一看到treatment,就能估算出这个电影要花多少钱。如果一个剧本有100页,那么向加拿大电影局申请资金的treatment需要25页,向好莱坞制片公司申请资金的treatment,15页就够了。(说明加拿大制片人还是不如美国制片人有经验。)
在写treatment之前要先写outline(5页);在写outline之前要先经过pitch。pitch就是把想法讲给制片人听。如果制片人感兴趣,就可以写outline,如果outline过了关,就可以写treatment,如果treatment再过了关呢?哈哈哈,那不就可以……啊?
先别高兴得太早。
Outline还没写完呢,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被彻底地打回了原形。所有学到的东西,原来都是幻觉。一到创作阶段,该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
那天我们上讨论课,讨论各人的outline。
讨论到我的时候,同学甲说:“你的主要人物缺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我能问一下:她的目标是什么吗?”
我说:“嗯,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同学乙说:“你的主要人物缺少同盟,她好像总是在单打独斗。你能不能给她写一个同盟出来,这样剧情也能丰富点儿?”
我说:“嗯,这可真是个好建议。”
这个剧本已经在我心里酝酿了大半年。关于主人公人生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关于主人公缺少同盟的问题,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考虑,但是始终没有突破。
再看我们同学,其实也和我一样。原来缺什么现在还缺什么。以致我闭着眼睛都能给他们挑出毛病在那儿:
考迪一向有无政府主义倾向,这次他的剧本写一群坏小子在城市街道上胡涂乱抹。不用说,坏小子的力量肯定特别强,警察肯定不堪一击。可是最后还得让警察取得胜利,那这胜利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安娜莉喜欢写中年妇女怀疑人生,这次她写一个中年职业女性进行从西到东穿越加拿大的旅行。不用说,女主人公的一切问题都将靠自己的顿悟来完成,所谓旅行的十二个阶段,对她的主人公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与其这样何苦又去旅行呢?为什么不能在家里打坐呢?(实话说,她这个毛病倒是跟我差不多,所以我看她更是一针见血);
西恩喜欢写坏男人勾引好女人。他的问题是他的主人公对于勾引太过专注,以致常把勾引和奉献混为一谈。比如这次,他的故事是写一个住在纽约的黑社会人士要把一个良家妇女勾引成妓女。良家妇女有一个重病的孩子,需要做手术,黑社会人士替她的孩子付了手术费,然后翻脸逼她还债。还不起?对不起,只好上街去卖啦!
我说:“这个情节恐怕不太合理吧?在美国做手术得花多少钱啊?上街卖才能挣多少钱啊?黑社会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大家觉得我说的也有道理,就劝西恩把故事背景改在加拿大。但这还是行不通,加拿大有全民健保,做手术根本不花钱,所以这故事还必须得发生在万恶的美国。怎么办?你让他放弃勾引情节?恐怕很难,这就跟让他放弃自我差不多啊!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深深地失望。当然是对自己失望。花了这么多钱,学到了什么?就学了一嘴术语,用来给别人挑毛病。
以为自己脱胎换骨了,其实还在原地踏步。
我着急呀,急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终于有一天,似乎是有点儿发烧了。为什么发烧还要似乎呢?因为家里的温度计没电池了。然而发烧并非坏事,因为就在半梦半醒之中,我的脑子忽然开窍了,一个情节突然就从那窍里蹦出来了,然后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反面人物,什么导师,什么同伙儿,全都一嘟噜一嘟噜地跳将出来了。
当然,离成功还远着呢,但毕竟是个突破。
并且,在疑似发烧的状态下,我有了一个认识上的重大提高:我把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看透了:
咱们中国有句话,叫做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话搁他们这儿就不成立了。他们这儿的老师不做蜡烛,只肯做打火机。他们的全部努力,就是教你自己燃烧自己。“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