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到能贫乃是清


  清代戴远山送给在外地作官的友人一幅对联:“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今天吟来,仍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历史,能够被后人誉为清官而流芳千古者,能有几人呢?相反,贪官肆虐、污吏横行者却不绝于史。由此观之,为官者“能贫”难,难就难在“官念”上。为谁作官?作官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对这两个问题,今天的为官者们在述职报告中,个个都能倒背如流,但真正去实践却又是一回事了。有些为官者虽然在台上讲得有声有色,背地里却把黑手伸向了国家的金库,伸向了老百姓的口袋。这种“台上宗旨不离口,台下到处伸黑手”的“两面派”,在今天的为官者中不乏其人。这种“官念”上的变化,直接反映出一些为官者在保持共产党人本色上的蜕变,使自己很难保持心理的平衡,当然也就很难做到“能贫”了。

  为官者“能贫”,难就难在自我修养上。从今天的情况看,我们有不少的为官者平时不注意学习古今中外各方面知识,不注意对自己的意志和品格的修养,在金钱女色的诱惑下,因管不住自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些人虽然原因各异,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制约住自己的贪婪欲望,使自己在权钱交易中醉生梦死,在腐朽的生活享乐中泯灭了斗志,最后成了“糖衣炮弹”攻击下的牺牲品。

  为官者“能贫”,应该是刻意追求的,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先驱方志敏,一个经手数百万元的共产党高级将领,所有的财产只有一只表、一支自来水笔、几套旧的汗衫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正是因为这种可贵的“清贫”,共产党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一生,可谓清贫的一生。他逝世之日,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立即倡议破例给他按国家元首礼仪降半旗致哀。秘书长在倡言中说:“哪一国的总理能够一生担任重职而不置一份财产?”这“清贫”显示的是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超和英雄气概。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殉职时身上仅有8元7角钱,这8元7角是孔繁森廉洁自律的真实写照,映照出一个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一生。

  为官者“能贫”,在戴远山看来,是为官者从政的一种无为境界;在老百姓眼里,可谓为民作为、替民办事、不贪赃枉法的清官廉吏;对为官者自己而言,就是手握大权,甘于清贫,不为世俗观念所动,抱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的思想。而今,只有当每位党员干部在自己的生活中甘于守着那份清贫,而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富起来,都过上美满的生活,使我们的国家尽快富强起来,那才是为官者为官之道的最高境界,也是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如此,方能当个党信任的好官,老百姓称赞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