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频道. 第一地产节目6.23】(FDI)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的放宽建议


一. 【投资房地产的什么?开发还是购房?】
 外资下降原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外商投资受到明显影响。都在自保并减少跨国投资。
 直接投资开发(不论股权投资,或非股权投资):外资对中国经济看好,特别是不动产领域,认为是全球仅存的避风港。如果放宽外资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政策,会有利于引进投资,短期内有助于经济的回暖。
 如果外商通过投资企业的形式,对建成项目收购,或动过挪用资金变相购买房产:不利的,会进一步托高房价,导致老百姓更加买不起房子。还是要加强监管。监控外商FDI的资金流向还是很重要,如果直接投资房地产开发,可以简化程序。
 放松政策,可以达到引进外资进入房地产的目的。

二.【房价上涨的利弊分析】
1. 好处:温和的房价复苏,会提升房地产开发商的信心。
2. 但是:自4-5月开始房市价量齐升,从下滑直接转为回升,成V字型,几乎没有中途停滞。
1) 自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大量放贷,1-5月份,新增信贷已达到5.83万亿元。
2) 这次房价上涨明显是资本推动型,流动性过剩带来社会对通胀的预期和担忧,市场资本通过购置房产来找到避难所,所以本轮高档住宅的成交活跃,这和04-05年的投机炒房还是有所不同的。
3. 如果房价上涨过快会带来两大问题
1) 资本流入房产购买的速度,明显快于流入房产开发的速度。这和国家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初衷,会偏离很大。
2) 高房价会拖累内需: 如果很多产业还没来得及回暖,企业的产品需求面没有改善,内需会被高房价拖累,内需成长速度缓慢。
4. 短期看房地产开发需要加大投入,但长期看外商投资房地产也会托高地价,进而长期也会影响房价。未必是好事。反问一下:中国的房地产领域缺钱吗?商务部引进外资,还不如引进外需,拉动出口。

三.【调控方向建议】
1. “治心脏病,别引发了高血压”——流动性过剩容易再度催生房价泡沫和股市泡沫。
 如果进出口还没起色,就发生明显通胀,出口就失去国际竞争力,就更难拉上来。
 经济未复苏就出现明显通胀的话,未来经济就存在一定的“滞胀”的风险——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货币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日本教训。
2. 保持房价温和状态比较好,要调控购房政策,避免社会资本过度、过快的流入房市,谨防出现房价过快上涨。
3. 减少信贷资本流入到房市和股市,更多流入到实体经济,避免出现“经济虚肿”或“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