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链
喻建国
在昆明避暑期间,平时在家就辅导三个孩子学习。大的下学期读初三,已经养就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下学期读三年级,初步养就了学习的习惯,小的下学期读大班,亟需养就学习的习惯。每天上午九点多钟开始,我把三个孩子集中在长方形餐桌前,我们四人各坐一方,大的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中的除了完成学校的暑假作业之外,还需要完成我布置的《喻扬数学B10》和写话,每天完成六道数学题,写话字数是160字打底。小的是每天画一幅自己创作的图画,学写八个汉字,做五道两位数加减法的题目。
小的在完成写字时的积极性不高,前天我想了一招:在写字之前,我请他自己说要写什么字,,而后他照着样字书写。这一招还真灵,他每天挑出他感兴趣的汉字,请我写样字。今天早上我在打太极拳时,发现一只紫色的大蝴蝶停在附近的草坪上,我灵敏地将其捕获,回来后我把它夹在两张纸的当中,在这之前我曾经先让两个男孩来看,他们都很感兴趣,还发现这只蝴蝶的尾巴内会伸出两朵以黄色为基色的带有黑色斑点的小尾翼,煞是美丽。写字时间到了,小的提出要写的八个字的第一个词就是“蝴蝶”二字,另外的六个字分别是“房子,台灯,尾巴”。我应他的请求,很快就工工整整地写好了他要学写的八个字,他一反平时的磨蹭,提着我的样字,到他写字的桌上,认真地提笔书写。不多一会儿,他把写好的八个字全拿来给我看,写得可真不赖,我立即把他写的字拿给另外两位孩子看,他们认真地端详了一番,都说写得很好。在一旁的小的,神情凝聚,一本正经,潜藏着浓浓的得意非凡。
在辅导孩子们的学习的时候,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是始终要密切加以注意的问题,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是一门学问。我在这里要为这门学问添进一些新的纤维,让这门学问编织得更加精彩。
1. 悉心关注对象的兴趣走向;2. 扑捉对象兴趣的引发物场;3.适时创建兴趣的引发物场;4. 谐引对象进入并诱其施展。这是一条在辅导孩子们学习时的提高孩子们兴趣的方法链。
就拿今天的事情作为一种说明,我十分注意关心孩子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经常思考着如何让孩子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去进行学习,学习写字本来是很枯燥的事情,我用“请孩子自己说要写什么字”来探寻对象的兴趣走向;而后在捕捉到对象的兴趣以后,立时创建孩子兴趣的引发物场,“他要写什么字我就为他写出什么样字”这些样字就是孩子兴趣的引发物,当时的氛围就是孩子兴趣的引发场;最后我让孩子投入书写他感兴趣的汉字,并用我的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给予鼓励,形成了谐引。所谓谐引,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和各种不同的传意形式对对象的作为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更有力地操持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