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读:股票晨讯精选与点评(
来源:恒信财富网
温家宝江苏考察 强调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不能变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形势下,中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这是因为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际经济前景还不明朗,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还不强,一些行业、企业经营还比较困难,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扩大内需在短期内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些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会递减,一些关系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不能改变。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以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为结构调整提供基础、创造条件,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点评】近几各月以来,宏观经济虽然在逐月好转,可是我们依然能听到,无论在哪种场合,中国政府高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强调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体现了管理层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敢松懈的态度。因为一着不慎,前期的努力都扔有可能付之东流。在实体经济没有完全确认恢复之前,既然之前的政策被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就没有道理放弃。虽然社会上各种说法预测都有,但是目前阶段改变之前的政策所要付出的未知代价究竟如何,谁也不愿轻易去尝试这个风险。而温总理的“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的讲话,表明下半年我国可能改变单一的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在政策上向刺激消费上倾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或有大动作,如环保与低碳经济建设成为重点。(该消息宏观利好)
发改委副主任谈“地王”:回暖中难免出现个别问题
中国新稳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地王"问题时称,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回暖。用三个数字来说明: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9%;二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增长31.7%;三是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2%。整体看,房地产市场在回暖的过程中。整体看,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回暖的过程中,个别方面出现了一些热点问题,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点评】请注意朱之鑫对房地产市场的定性是“回暖”,并不是“过热”,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说法,这代表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如果是回暖,依然可以在持续发展中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如果是定性为“过热”,就需要打压,需要控制。毕竟房地产行业的保持持续发展,对促进城市化,引导居民更新消费,促进相关行业的共同繁荣都有不小的作用。政府的态度也将对行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该消息行业利好)
财政部:中央财政民生支出比去年增29%
中新网
【点评】加大保障民生力度,扩大财政支出是经济环境低迷时最常见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法之一。与西方金融危机明显的区别是,我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相对于西方政府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来说,在本轮经济危机中还是占有明显的优势。民生方面的投资本就是国内的一个短板,金融危机给了国内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投资的机会,国家也确实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很多,也见了很多成效。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原因,投入的效果还没有得到体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国力一直在提升,但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此并不成完全正比例发展,改善国民福利方面的投入依然任重而道远。(该消息宏观中性偏好)
央行副行长苏宁解读"微调":不是货币政策微调
中国新闻网:对于近日媒体对于央行将“微调”货币政策的热点问题,央行副行长苏宁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给于了解读。苏宁表示,关于"微调"问题,注意到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提到的微调,社会上有很多评论。首先不是货币政策微调,很多媒体都叫"货币政策微调",有的叫"货币政策调整",这没有反映央行的意思。苏宁表示,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我们说的“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
【点评】无论是政策的微调,还是操作手法的微调,并不一定非要执着于字面上的理解。环境在变化,微调无可厚非。时变责法移,即使目前仍然不是货币政策的微调,随着经济面得真正好转,调也是迟早的事。从这个角度讲,宁可早点看到央行有调整的态度出现。说明经济真正已经转好。现在纠缠于字面含义,无非是说明,对目前的经济趋势并无十足把握,担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种心理也可以理解。而市场各方之所以纠缠于对货币“微调”二字,其潜台词就是是否调控市场,特别是针对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该消息宏观与市场中性)
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
中国证券报:中国银监会9日披露,上半年,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逐月下降,票据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在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结构总体上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针对年初票据融资爆发增长的态势,银监会加大了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检查力度,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的占比从1月份的40%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
【点评】上半年宏观经济能够有效止跌,天量信贷的投放在其中起到了最为有效的作用。但一直被外界所质疑的是,信贷的流向实体中偏少,在金融体系中流转的比较多,未免有虚增的嫌疑。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各银行对国家改变货币政策非常敏感,为了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抓紧时间先尽量得多贷,锁定短期利润,一时用不完的资金额度也以票据的形态占据着贷款总量,留待以后慢慢调整。造成了当时信贷结构看似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在半年后来看,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实体经济的活跃度正在逐渐改善,随之越来越多的票据融资转向了实体投放,信贷投放结构也趋向于合理,央行信贷“微调”取得了实效。(该消息为宏观利好)
深交所再度提醒“炒新”风险
据新华网
【点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将使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如果在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买入股票,需要承担较大的价格回落造成亏损的风险。参与上市首日买入的主要是中小投资者,该类投资者的亏损金额最多,亏损账户比例很高,历史上看,从中工国际、拓邦电子、川润股份、水晶光电等股票上市首日后暴跌的例子比比皆是,投资者应该充分吸取教训,以避免悲剧再次上演。不过,同样从同历史上看,投资者教育中心所发的文章能短期见效的例子非常罕见,往往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教训,其警示效果才能更明显(该消息市场中性)
沪深股市流通市值一周减2.44% 新报113843亿元
新华网:截至8月7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新报113843亿元,较上周末(
【点评】涨多了,估值出现了一定的“泡沫”,市场就会调整,获利盘就会回吐,涨涨跌跌是市场非常正常的事,只是此次大盘连续调整方式与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沪深股市流通市值一周减2.44%,就是典型的挤“泡沫”。上周资金不断流出,收盘时市场的平均股价为11.39元,较前一周大幅见效,有色、钢铁、银行、券商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成为调整的主力品种。在市场接近火爆的气氛中及时出现调整,虽然使目前的市值出现一定的流失,但同时也降低了市场的风险,从长线角度考虑,对未来发展仍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对市场信心影响还难以在短期内扭转。(该消息短期市场利空)
高房价问责波及政府银行 六部委表态放从紧信号
华夏时报
【点评】房价在国内一直是个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的暴涨更是引起了普通百姓的严重不满,买不起房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从年初至今,大多数行业还处于一个挣扎求存的状态,房价却屡创新高,造成一种该涨的不涨,不该涨的暴涨这种现象。房价的暴涨确实增加了居民消费负担,抬高了百姓的生活成本。可是房地产行业对发展对其他行业的正向带动作用,又是任何一个其他行业所不能替代的,对管理层来说,目前动手压制行业发展并不是最有利得时机。而对百姓来说,改变消费理念,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才是个更好的选择。(此消息行业利空,不过可结合发改委副主任讲话一起研判)
上海新浦东披露发展目标 三年内将完成投资一千亿
中新网:新任上海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在八日的记者见面会上披露了浦东新区新一轮发展的目标定位。据悉,到2011年,浦东新区将围绕区内六大经济增长点,实现年均GDP10%的增长速度;三年内完成投资1000亿元。
在未来十年,浦东新区的GDP将从原来占上海全市份额的26.8%提高到百分之36.8%,这要求浦东新区年均GDP增长要高于上海全市二到三个百分点。此外,浦东新区政府承诺到2011年任届期满时,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左右。
【点评】随着浦东新区的发展目标定为对当地的企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浦东拥有房地产储备的公司,以及相关建筑施工板块都迎来了长期的利好。11月世博会的召开对浦东来说已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打出新名片的机会,对当地发展起到活广告的效果。两个中心的提法同样使浦东受益。可以说目前这片地区升级勃勃,充满了活力,也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该消息区域性利好)
上周五美股上涨 标普创10个月新高
因7月失业人数低于预期,失业率意外下降,美股周五高收,金融股的强势也对市场形成支撑。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五收盘创10个月新高,三大主要股指已连续第4周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113.81点,报收9370.07点,涨幅为1.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27.09点,报收2000.25点,涨幅为1.37%;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13.40点,报收1010.48点,涨幅为1.34%。道指本周上涨了2.2%,标准普尔500指数本周上涨了2.3%,纳指本周上涨了1.1%。标准普尔500指数在过去四周里共上涨了14.9%,受美元大幅升值影响,纽约商业交易所9月原油期货合约下跌1.01美元,收于70.93美元,跌幅为1.4%。8月黄金合约下跌3.40美元,收于957.30美元/盎司,跌幅为0.4%。
欧洲主要股指方面,德国DAX30指数上涨1.66%,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88%,法国CAC-40指数上涨1.25%。
【点评】美劳工部表示,七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24.7万人,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减少32万人。失业率从6月的9.5%下降至9.4%,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上升至9.6%。这是美国失业率15个月来首次下降,就业报告恰恰为市场提供了它所需要的经济复苏的证据。受此影响,美股上涨,标普创10个月新高。美股上涨,将带动A股周边市场上涨,这为A股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A股或受次影响而反弹。
上周末消息面众多,整体来看在市场上周调整幅度较大的背景下,利好消息占着绝大多数。上周五收盘后的新闻发布会强调了宏调不会改变,央行也不采取规模控制办法控制银行贷款规模,“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从侧面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其“二不”表明,至少目前央行还不会过多控制市场流动性,虽然内容未必直接针对股市,但在股市大幅下挫时,该新闻发布会对提振市场信心仍有益处,不过关于印花税的话题可以说是先行的提示。而“阴线连连,128只基金减仓超2%”的消息表明,原先满仓的基金也开始减仓了,这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请点击下列网址,继续阅读信息和今日操作建议,您的收获将更多:
请点击下列网址,继续阅读信息和今日操作建议,您的收获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