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也搞户口歧视?
北京家电以旧换新今天(8月10日)启动。根据招标结果,北京共确定24家以旧换新回收企业和销售企业,今天将举行签约仪式暨工作启动仪式。据回收企业透露,旧家电回收价格并不高,仅相当于零部件的成本价。不过价格虽然不高,但回收门槛并不低,首先就把外地户口拦在了门外,据悉,以旧换新将受户口限制,暂不对外地户籍人士开放。
户口!户口!又是户口!对很多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们来说,户口是插在心底的一把尖刀,无法拔除却又无法无视它的存在。这不,连换个旧家电也要北京户口,怎能不伤心难过?其实这旧家电通不通过国家指定的回收企业来回收是无所谓的,交给收废品的也能换回个“零件成本价”,或者直接交给那些搞促销的企业,也能折价换个新的。
那么,此次家电以旧换新,为何要设个户口门槛呢?是效仿家电下乡吗?但这并没有可比性,家电下乡是针对农民,而且各地的补贴或许有所差异,所以不出示户口本不行,非要本地户口不可,但以旧换新不存在城市与农村之分,为何也要户口呢?难道是怕外地的旧家电流窜到本地来?这种可能是有的,但那一定不会是用户个人行为,谁吃饱了没事把旧家电费九牛二虎之力扛到北京来呢?只能是一些回收站或回收团体的行为,但如果他们真想这么干的话,恐怕户口的限制也制约不了他们,他们可以选择和回收企业或其他人合作来达到目的。弄些北京户口来糊弄一下还不容易吗?由此可以看出,户口限制真正卡住的,还是在北京生活却没有北京户口的普通用户。
北京家电换新政策既然与外地人无关,那么数目庞大的外地人,他们的旧家电如何处理呢?只能是能用的尽量用,不能用的就交给废品回收站了,最终,这些没有参与家电换新的旧家电还是会有去处的,它们的去处可能和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旧家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样一来,家电换新的意义还有多大呢?中国人的流动性那么大,以后全国推广了家电换新,难道那些旧家电也得跟着主人回家去才能找到合法的归宿?那又将是怎样的一幅迁徙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