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学历崇拜催生学历腐败


  公务员无大专以上学历面临辞退?没错。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日前下发文件称,到2012年底,对全市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又没在校学习或补习的在职公务员、技术员和职员,将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聘)处理。未取得学历者可分期分批学习,学费由财政资助。

  此规定一经披露,很快在网上沦为笑谈。但仔细想想,觉得这也没啥好稀奇的。我们知道,政府一直都比较喜欢搞学历崇拜,这从各地的公务员招考中便可知晓——很多普通工作岗位,动辄要求“研究生以上”,连招个接线员也是“本科以上”。这很有一种让教授教小学的味道。不过我琢磨,教授教小学在不远的将来也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君不见如今城市的小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老师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并成为教育部门津津乐道的一项政绩。

  按照重庆的新规,有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名叫卢拉的人,是肯定无缘做公务员的,但他却能够成为巴西的总统;有个名叫卢武铉的人只有高中学历,当然也无法在政府任职,但他却当上了韩国总统;比尔·盖茨大学没读完,自然也无法担任技术员,但他的水平足以当最优秀软件技术员的老师。这些名人的事迹只是强调了这样的事实:学历只是读书证明。但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却将学历当成了能力的证明。一味强求学历,自然会排挤人们对学力的追求。学力是一个人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能力,是需要花精力的。但政府的学历崇拜情结,却使公务员们不得不将精力用于追求学历。

  因为有学历崇拜,才产生了学历腐败。时下,一些官员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弄到研究生学历,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合理的政策给逼的。而他们弄到这些学历,既要找秘书代为听课与考试,又要政府拿钱埋单,可谓劳民伤财。重庆的新规,毫不例外地秉承了这一“传统”——想保住职位,就去弄学历,财政出钱。想想看,日本政府规定部分公务员岗位只需中学学历,读过大学的一律不要,真是太有远见了。此举既可避免弄虚作假,又能让公务员将精力用于提高工作能力,一举多得。

  我估计,重庆新规一出,当地35岁以下部分公务员一定会偷着乐:用公款混文凭,可以享受那些高干待遇了。当然,我们得承认有学历并不是坏事。不过,提高学力的路径可远不止上大学一条。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多年的公务员,考核其工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公众的监督与评价。一个接热线的公务员,其称职的表现是接电话的语气好不好;一个在政务窗口办业务的公务员,其称职表现是对群众是否热情周到。这些,学历是检验不出来的。

  是时候彻底颠覆唯学历是举的人才观了,这不仅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前提,更是提高现代政府效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