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解禁再版


在西安《废都》再版首发式上的发言

                       马平川

    听到《废都》再版的消息,我不由得仰天长叹。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废都》由正版被禁,盗版风行、国外获奖,再到如今再版,整整17年了。时代不断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催生、推动了《废都》的再版。《废都》再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作为个体人、人性的肯定和重视,是对人的尊严、情感、价值的尊重和理解。彰显了社会文化和政治文明对人的尊重与宽容。映射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废都》再版,充分印证了贾平凹对现实社会深邃的洞见,前瞻的思维与敏锐的眼光。贾平凹是这样一个清醒的人。有着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清醒的认知、默默的隐忍,在压力和批评中信念坚定,坚持不懈的写作。

    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在一个更加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里。多样性与包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清楚地看到,贾平凹当年在《废都》具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光怪陆离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已经不同程度地应验了贾平凹当年这些预见的正确性。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与生活立此存照。

    从当年的“《废都》风波”到今天的“《废都》再版”,一本书和它的命运,成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知识分子为什么远离了精神故乡?他们为什么心灵荒芜?他们的精神出口又在哪里?《废都》再版,在我看来,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反思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的机会。

    改革开放30年,也是贾平凹从事文学创作的30年。《浮躁》、《废都》、《秦腔》是贾平凹文学之路上的3棵大树。也是当代文学丛林中的3棵大树。盘根交错的躯干,顽强伸展的枝桠托起茂盛的树叶,摇曳生姿,向天空努力展现一个自由飞翔的梦境。然而树根却深深地扎入大地,不断向下,伸向更深的土壤中,不断吸取大地的养分。这就是贾平凹和他的小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