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这个城市里往返于单位和家之间,骑车上下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心中自然会产生一些感想。
先说说所谓的形象工程。形象工程使城市美丽了,当然是一件好事,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但是,形象工程属于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基本是财政收入,是纳税人的钱,花起来要负责、要讲究效率。现在搞市政建设,城市美化了,但过三年五载,一经风吹日晒,这些粉刷、装修能保持多久。政府重要的是要做好守夜人,引导、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服好务。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市民的水平提高了,店面装修也就上去了。这才是根本和长久之计。
再说说“平改坡”。原本水平的马路,每一段的两头改成了斜坡。骑车的人在路口处等信号灯,正好处于向下的斜坡上,没有在平地上停车省力;过了路口还有一个向上的斜坡,又要费些力。费点力、费点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算什么,但要加总考虑,把所有市民考虑进来,按月、按年计算,这恐怕不是一笔小成本。
还有行人和自行车合道行驶。最初是分道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合了。行人和自行车速度不同,共用一道互相影响,行人走路需顾及后面有车,路走的不踏实;自行车则要看着前面的行人,车骑得怎么能快呢。不要小看城市交通,关系到一个城市的运行效率。
最后说说夜市。夜市是个很麻烦的问题。不管,影响市容市貌,甚至交通;统一地点、建市场、进行引导,会使经营成本上升,而摆地摊的大多是小商小贩。个人认为,夜市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方便了生活,利大于弊,不管、少关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