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2日讯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12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节目,就对外开放在我国60年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网友畅谈。他表示,“中国的市场没有换来技术”的观点具有片面性,A股现在的成绩也有利地驳斥了当年“中国20年不能搞股市”的“权威”论断。
“中国的市场没有换来技术”观点片面
针对网友提出的“中国用市场换技术,但最后技术没拿到”的观点,张燕生指出:“首先这位网友说的是对的,但是如果动态来看,还是有点片面性。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的时候,国家规定了强制性的合资,而只有合资我们才能学到跨国公司是如何进行企业管理的。同时国家还规定了强制性的技术转让,如果不转让,是不会对外资开放市场的。”
张燕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跨国公司确实不一定带来先进的技术,譬如捷达、桑塔纳车型,但这些产品比中国过去产品的质量是要好很多的。同时,国家规定了强制的国产化率等,在这些政策要求下,国内的汽车企业不但学会了管理、研发和组装等,还建立起整套的与汽车相关的配套体系。“如果要说汽车行业开放的成功经验,我们会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对世界举足轻重的行业。”张燕生说。
张燕生表示,通过开放,汽车业有了一批优质企业。他以奇瑞为例,指出奇瑞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量最大的企业,有45万台汽车的发动机生产能力,有45万台汽车的产能,而且奇瑞的研发不但形成了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它的研发中心已经是全世界配置,很多基础研究都在发达国家。张燕生说,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A股成就驳斥“中国20年不能搞股市”说
张燕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我国在1986年曾经召开过一次会议,邀请了世界上很多被公认为有智慧的人,包括经济学家、政要和企业家,请他们乘轮船在长江三峡漫游,希望能激发他们的智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当时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二十年内不要搞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他说那些太复杂了,我们搞不了。”张燕生说,“结果第二年,1987年,我们就已经派人到中国驻美使馆,寻找当时懂得华尔街、懂得股市的人才,将他们请回中国,进行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与设计。”
再后来,中国出现了沪市、深市,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张燕生介绍说,现在我国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入市,利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债券市场也正在加快发展,以后会有更加完整的期市、汇市,还有金融商品的衍生工具。汇市就会涉及到外汇市场,这样一来,金融市场这个体系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非常有特点的民族,我们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从来不会盲目地迷信权威,而是非常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发展的国情、阶段出发,这样才取得了60年这样伟大的成绩。”张燕生说。
可考虑增加外储股权投资比重 赚取20%收益
在谈及我国外汇储备时,张燕生指出,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有两万多亿美元,绝大部分资产都是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为主的外汇储备资产,这部分的收益是极低的。他建议考虑效仿其他国家增加股权投资的比重,由5%增加到20%。
张燕生列举了一组数据,整个东亚人持有北美的资产中股权投资占14%,而北美人持有东亚的资产中股权投资占71%,整个亚洲持有北美的外汇储备资产45%,而北美持有亚洲的外汇储备资产只有2%。“对比收益率来看,我们买十年期的美国国债也就是2-3%,而美资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平均收益是20%。”张燕生说。
针对股权投资缺少国际化经验的问题,张燕生进一步表示,只有一步一步走出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慢慢就会学习和学会海外投资的窍门。“这个过程实际是个时间的函数,也就是持续到比如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会开窍,掌握海外投资的窍门。”张燕生解释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什么叫干中学,不干永远就没有机会。”
中西部订单被砍最严重 开辟新兴市场更重要
张燕生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国家的个人消费和企业家投资都呈下降趋势,危机之后,即使欧美能在近一两年内走出危机,也会在比较长的时间维持中低的增长速度。"对美国的企业家来说,活着是最重要的,即使利率接近或等于零,他们都不会借钱。对中国来讲,直接表现就是需求减少,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讲,直接表现就是没有订单。在被砍掉的订单中,很多是中西部过去做中间产品的订单。 "
张燕生说,在这种情况下,开辟新兴市场变得更重要。他认为亚洲现在正是在增加消费、增加投资,这样就会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就会有订单。“所以,开辟新兴市场,满足亚洲其它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对中国来说就变得更重要。”
中国如何有效地开辟亚洲新兴市场呢?张燕生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共同市场,促进相互贸易。“2010年,东盟和中国要建立自由贸易区。”张燕生说:“我们不仅要做好10+1,还要做好10+3,在东盟和中国、日本和韩国间共同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另外今后还要建东亚经济共同体,这样就会降低我们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90后”与世界潮流趋势同步 抓住“人才打堆堆”机遇
张燕生表示,对外开放带来的最重要影响之一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90后”的孩子与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同步的,越年轻与世界的距离越近。
他解释说,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老百姓对世界的了解是很少的。改革开放30年后,几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对世界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有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年龄越轻,接触的新事物就越多,就越新潮,与世界的距离也更近。
张燕生同时表示,现代社会对人才国际化的认识也比30年前有了很大改变。
他举例说,“一个企业、一个社区和任何一个地方,一定是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各种不同文化的人。衡量一些城市的时候,也会衡量你在全球工作的人有多少,全球在你这里工作的人有多少。也就是各种文化、各种知识、信息、窍门的融合将使我们变得更加现代、更加发展。”
张燕生进一步解释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加深,“人才打堆堆的特点”将愈加明显,即“越有人才,越能够吸引人才,越没有人才,就越难得到人才”,届时,作为人才的载体,国际大都会、特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等“连绵城市带”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