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九)
岳飞严于治军管理思想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1130年,率军攻击金军,收复建康(今南京市),1140年又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岳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他精于兵阵,严于治军。《中国一百个军事家》一书概括了他如下六条治军经验:
(一)重嵬(wei)选。岳飞素来主张兵贵于精。高宗曾下诏将韩京、吴赐二军拨给岳飞,岳飞将老弱和不习战斗的兵员遣送回家,留下不到千人。他精选的“背嵬军”所向披靡,曾以500名轻骑兵大败金兵12万。
(二)严训练。岳飞注意抓紧战斗间隙练兵。平时将士联系爬坡、跳壕等课目,都穿重甲,一丝不苟。
(三)公赏罚。岳飞制定了一套军规,一切按军法办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不嫌疏,罚不避亲。
(四)明号令。岳飞调兵遣将,发号施令,简明扼要,部下易于理解,便于执行。每次出征杀敌,他都慷慨陈词进行动员,激励将士明白民族大义,为国立功。
(五)肃军纪。岳家军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他要求部下秋毫无犯,规定凡摔坏庄家、买卖不公平要处死。他们的口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家军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爱戴。
(六)同甘苦。岳飞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平时与士兵同甘苦。士兵露宿野外,他绝不住进帐篷;将士阵亡,他总是亲自追悼,抚育他们的遗孤;士兵有病,他不时去探望,亲自调理汤药;朝廷赐给他的犒(kao)赏,他也总是与士兵共同分享。由于他治军有方,士兵们都忠心耿耿,齐心协力,战场上英勇杀敌,使敌人闻风丧胆。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平天下?”岳飞慷慨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岳飞除了廉洁正直以外,更有精忠报国的可贵爱国主义的一面,他为中国古代历史留下光辉的一页的同时,更为中国自南宋以来,反对外来列强,创建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