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看《丝绸之路》展览(一)


 

在兰州看《丝绸之路》展览(一)
东西方的交往由来已久,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一直进行着接触与交往。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束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将其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交往和贸易的不断扩大,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贡献,因而又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的主轴”、“世界文化的母胎”、“世界文化的大运河”。
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草原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路。
绿洲丝绸之路——也称沙漠丝绸之路。经过中亚沙漠地带中片片绿洲的交通主干道。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东南亚、印度,到达波斯湾、红海的南海路。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农业文明已经形成。稍后,北方游牧民族也日渐强盛。北方草原文化的向南渗透和中原王朝的不断向外扩展,加速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伴随着这一交融,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沙漠绿洲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者。              
甘肃是目前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发达的早期青铜文化和马的驯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在与周边文化发生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使甘肃成了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东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

 
权杖头
权杖头最早发现于古埃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是昭示身份、象征权威的特殊器具。中国境内的权杖头仅分布于甘肃、陕西西部、新疆等地。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权杖头不是华夏文明特有的产物,而是游牧民族携带来的。可见东西方之间最初发生接触的时间可前提到更早的史前时期,其交往规模及程度有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