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投资及信贷大部分流向国企和政府投融资平台,而最急需资金的是中小企业。实际上中小企业到银行贷款,门槛更高,审查更严,融资更难。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7.37万亿元人民币,银行去年共向1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发放贷款人民币3.9万亿元,但到去年年底,上述贷款中仍有人民币1.3万亿元左右资金留在银行帐户中。
据新华网重庆2009年7月17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66.3亿元,同比增长41.6%,增幅较2008年同期高出2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3311.6亿元,同比增长59.4%。6月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8268.9亿元,同比增长46.9%,创2004年以来增速新高,贷款增速已连续5个月位居全国第一。目前重庆市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接近1.5比1,金融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据我从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统计公报获得数据:2008年末重庆50大贷款客户贷款余额2017.04亿元,占重庆市本外币贷款余额6384.03亿元31.595%,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区县贷款余额超过600亿元,大约占重庆市本外币贷款余额87.71%。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为400多户中小企业新增工业流动资金贷款23亿元,占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68.9亿元的0.278%!
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经存在十多年。“贷款难,贷款难,三年一小难,五年一大难”,已是中小企业的规律。由于向银行贷款难,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救急,只好借月息百分之五的高利贷。借一百万元一笔还息六十万元,而且不少高利贷有黑道背景,风险很高,有的中小企业最后也倒在高利贷上。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政府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银行自身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二是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四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加之关联交易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资信度不高。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的交易和监控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不愿放款。
附:银行贷款决策的八个关键点与23个“不”字
张一平
一、银行在贷款审查、决策时主要侧重以下八个关键点
1、三性原则
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三个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央行贷款通则》。
担保公司还遵循《担保法》。
3、符合"优质客户"的三个标准:
1)"三有"企业: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
2)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
3)企业经营者:品德好、素质高、班子能力强。
4、五个信用等级
AAA级、AA级、A级、B级、C级。
(有的银行将B级、C级细化为:BBB、BB、B、CCC、CC、C级)
5、六个信用评定内容
企业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发展前景。
6、贷款投向的五方面选择
1)在行业、产业方面:
选择电力、交通、通讯、电子等骨干行业和本地区的优势行业,向科技含
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倾斜。在同一行业中选择在技术、市场、竞争
力等方面处于排头兵的企业。
2)体制选择:
重点支持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即已改制并
按公司制规范化运作的企业。
3)规模选择:
有经济实力,有一定市场份额,技术和管理成熟,发展潜力大的企业。
4)经营方向选择:
属本地区的优先发展产业;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且此大企业已是本
行的客户,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要具有特、优、专、精特点。
5)地区选择:
支持信用好、还贷意识强、有经济基础,有发展实力的地区
(区县、乡镇)。
7、银行支持的中小企业类型"双六条"
重点支持符合以下六项条件的中小企业:
1)信用等级在AA以上;
2)能按时还本付息;
3)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零;
4)资产负债率小于60%;
5)年度财务报表须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
6)无重大经济纠纷。
适度支持符合以下六项条件的中小企业:
1)信用等级在BBB以上;
2)经营有盈利;
3)不欠息;
4)资产负债率小于70%;
5)年度财务报表须经会计事务所审计;
6)无重大经济纠纷。
二、银行贷款审查中坚持的23个"不"字
(一)《贷款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对借款人有八项限制:
1)不得在一个贷款人同一辖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机构取得贷款;
2)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3)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房地产投机;
5)除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以外,不得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
依法取得经营房地 产资格的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
6)不得套取贷款用于借款牟取非法收入;
7)不得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使用外币贷款;
8)不得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二)《贷款通则》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以下七种情况之一者,不得对其发
放贷款:
1)不具备第十七条规定的贷款资格和条件的;
2)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文禁止的产品、项目的;
3)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
4)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而未取得批准文件的;
5)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许可的;
6)在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
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革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务、落实原有贷款债务
或提供相应担保的。
7)其他严重违法经营行为的。
(三)有的银行在具体执行中,对以下八类企业也禁止贷款:
1)欠息,无偿债能力;
2)贷款用途不大;
3)不守信誉;
4)企业管理混乱;
5)经营无固定场所;
6)企业经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一般性加工企业的基建项目;
8)信用等级BB以下。
从“不差钱”看中小企业“融资难”
银行定调下半年信贷目标 预计总规模在3万亿以上
下大力优化信贷结构
6月份信贷再创天量 是否流入股市楼市?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读7月新增贷款为何明显回落
信贷为何大幅回落
解读7月份贷款骤降之谜
从“不差钱”看中小企业“融资难”
关注中小企业融资:“不差钱”需多方使劲
贷款投向体现调控方针政策 上半年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7月份信贷增长保持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仍存 部分企业感知“企稳回升”
信贷高度集中的风险不容忽视
下半年货币供给总体宽松 中小银行遭遇资本"烦恼"
从不差钱看中小企业融资难
半年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呈现出七大特点
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涨速加快 促涨原因是信贷政策
“7.72万亿”巨量新增贷款猛敲银监会“风控钟”
信贷投放已近上限 下半年最好“匀速微增”
2008年6月末,重庆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90.5亿元,仅占贷款总余额的5%
60、1221亿信贷“救急”重庆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路有多长?
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三品”:人品、产品、押品
关于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
重庆金融业联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重庆市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融资为什么居全国第一?
1、8大投资集团户均资产负债率近60%
2、2007年北京、重庆政府财政收入土地金占比图
3、重庆债务链
4、重庆债务链:8大投资集团户均资产负债率近60%
5、做不了天才做人才
6、地方融资平台框架新解
7、陈志武:金融是什么
8、银监会:下半年商业银行信贷不会急刹车
9、重庆债务链:8大投资集团户均资产负债率近60%
10、重庆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研究
11、黄奇帆:“八大投”激活经济重庆
12、重庆政府面临债务危机
13、刘明康警示地方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