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西方管理思想理论集要——早期的行为科学(一)


《探源“管理学”》之:西方管理思想理论集要——早期的行为科学(一)

资产阶级早期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即工人只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的人,这样,劳资双方就经常发生矛盾。古典的管理理论主张严格地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而忽视了人及人的意识形态的因素,把工人看成只是机器的附属品。随着工人斗争的热潮日益高涨以及科技、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控制工人,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的目的,从本世纪20年代,逐渐兴起了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研究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企业管理方面,行为科学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企业中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改进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意识形态或叫“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诉求产生的,因而十分重视对人的激励作用。早期的行为科学称“人际关系学说”侧重于“社会人”的假设和论述,关心的是职工的社会诉求和人格满足。

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对早期资本主义管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为自后半个世纪左右(20世纪70~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企业文化理论不但对行为科学的完善和补充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管理学产生了怀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