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的做人,痛痛快快的说话
又翻开了冯仑的《野蛮生长》。这是我第五次读这本书了吧,第一次是在07年首发式上。我冒充热心读者排队找他签名。呵呵,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跟追星族一样守候,守候一位自己熟悉非常的友人兼企业家兼明星。首发式上请了马云、余秋雨和王小丫,人山人海的观众大多都是明星的崇拜者,于是乎,待到穿着红色宝马背心的老冯同志和戴了一顶鸭舌帽的马云出场后,人群便一窝蜂一样涌了上去,而我却装作淡定,跑到一边翻开了那本《野蛮生长》。
那个时候对于这本书有些读不懂,只是觉得语言倒是诙谐幽默,又加之老冯同志亲笔签名,我这个“冯氏粉丝”自然爱不释手。事后还特意从万通企划部委托了工作人员弄了几十册,又发信息嘱咐老冯一定要签上大名,我好推荐给各位友人兼关系户。坦诚而言,此举出于喜欢书籍内容的因素颇少,只是觉得朋友写的书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还有也就此炫耀一下自己也算是有个名人做朋友。
如今再翻开,首先觉得痛快,里面一句一句甚至带着“荤段子”的大实话讲的真是很痛快——嬉笑怒骂,字字真知灼见;游刃有余,行行透视真理。再读读里面的文章,无论是“伟大是熬出来的”,还是“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都能让人看完之后长长地叹口气,思考上一段时间。
汤唯,为了艺术,为了演绎那个时代、那个背景被压抑扭曲了的爱情,她干干净净地脱了,她将自己的胴体昭示于人。脱得彻底而赤裸,脱得坦荡而清白,那勇气与真实甚至有些荡气回肠,难道不叫现实当中的我们有些汗颜吗?同样,《野蛮生长》,讲出了人性、讲出了道理,更点破了人们隐讳不谈的明规则、暗门道,它好看,也值得看。
在这里大讲特讲,不是为了推荐一本书,而是想宣泄一番心情——
现在很少讲些实话,因为顾忌得越来越多——哪句话不合适,下属怒了,一批80、90后挽起袖子,大爷不伺候了;领导怒了,批评责罚,充军发配;读者怒了,我不买、不看、不关注你的杂志;客户怒了,你就甭想拉广告,我断了你的活命钱;合作方怒了,我就是不配合你工作,大不了就一拍两散......于是乎,虽然每天依然嘻嘻哈哈、笑逐颜开,对别人是越来越恭敬谦卑,但这笑容里少了许多的自然与灿烂,当然,还少了许多真诚。而这直楞八叉的“实话”也越来越少,第一,省的伤人;第二,省的得罪人。只是在小范围的挚友亲朋面前有尺有度地讲一下,因为毕竟他们还是我打内心里关切的人,或者说,我希望他们还能够见证我依然是个真诚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吧。
或许应该恭喜一下自己的“成熟”,但实在是有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孙子”,为了生计、发展、生活、父母,当然还有自己,向现实弯腰。这腰弯得痛苦,更把自己的棱角血淋淋的掰断。一开始还喊喊疼,找几个闺中密友倾诉一番。现在,麻木而懒惰,就想一个人在床上躺着看书,或者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视画面跳动。
文章快写完的时候,给冯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两年前读你的书,发现在你在文章里提到的官不能泡的三类女人——名字里带“萍”字的女人、女记者和女商人之中,原本我还占个“女记者”之名,号称文章细腻、感情丰富。可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记者的棱角、尖锐、敏感与说实话的勇气。人越发倦怠、情感也越发地麻木。这可喜,因为我不再作为“禁忌”的对象;但,其实更可悲,这种逐渐丧失的真实与细腻、敏感与敏锐正是人这辈子最为珍贵的东西......
又在朋友间开始新的一轮对《野蛮生长》的推荐,这次还是几十本书,倒不像以前一样为了炫耀自己与名人之间的亲近,只是希望友人们能读点好书,看看书里的大实话,悟出一点真道理,然后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知道坚持就是胜利,知道珍惜真实的情感、生活与亲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