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202)——审计署进驻地方银行,究竟想查什么问题?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时51分报道,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已进驻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重点调查"4万亿"政策配套的项目贷款资金流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表示,银监会将对信贷资金进行有效跟踪检查,防止信贷资金空占或被挤占挪用。那么此时对信贷资金流向进行摸底或者把关,目的何在?会取得哪些效果?有专家明确表示:“要想有效维护国民经济安全,需要让审计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问题是,审计署是谁?各地方商业银行是谁家的银行?审计署与银行究竟谁怕谁?

审计署是国家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政府说了算。银行不属于政府系统职能部门,但是银行(钱柜子)的特殊角色,决定了银行不但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更主要的是服务于政府的。政府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银行。关于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是政府交办的事情,甭管钱是国家的还是银行的,甭管钱应该投哪里或投给谁,但只要能够产生GDP应该就没错。起码国务院、发改委是这样认识的。如今有人提出这钱使用的合理性问题,让审计署去查银行,是不是能够查出问题还需打个问号,纵使查出使用不合理(如投机性资金太多,越权审批资金过滥)等问题,是不是会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把问题当问题来处理还是个问题。

如果不念国民经济安全,如果不考虑国计民生,从发改委、国务院的角度说,银行的钱怎么用都是对的,哪怕被人贪污、被人挪用、被人行贿、被用作投机、被用来赌博,这钱到头来不还是GDP吗?

所以我们非常怀疑行使政府职能的审计署来查银行钱的流向问题,到底能够查出什么结果?我们之所以怀疑结果,不是由于银行资金流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因为银行在资金流问题上实在问题太多,以至于在全部是问题的问题上,审计署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问题,哪些不是问题。于是按照政府的GDP理念来定性,便使所有的问题变成了“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