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预测准确率极低的人有那么多股民相信?与其最近两次预测正确当然有关,但是捏造的辉煌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昨日(9月14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正式回复都市时报,眼下网络上代号“叶荣添”,真名胡斌(音)的人并没有在公司任职或者实习过。
稍一搜索,网络上大量文章和报道都提到“叶荣添”先后任职于上投摩根、南方基金,一篇文章称“他的经历自然显示出他有过人的一面”。
叶荣添的这些“过人”经历是如何传出来的呢?叶荣添在2009年4月23日的博客文章中,挂出了一篇《品味济南,走向世界》的专访,里面提到“大三的时候,我就认为自己的知识‘学够了’,于是脱离了学校,到上海的上投摩根做市场研究,先做研究后做操盘手,整天手中操纵多达上十亿的资金。后又移师南方基金,仍然做职业操盘手后由于管理上的才能被领导提拔为投资部助理主任。几年下来,在证券界,无论官方还是房间,其名字都是一块鲜亮的招牌。”(博客原文引用,有个错别字:房间)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据媒体报道,6月19日,叶荣添高调现身北京,在数十家媒体面前宣布正式成立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却对于自身经历和个人信息欲言又止。他自称曾在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工作,并取得了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但不愿意透露具体在哪些机构任职过。面对记者的追问,他仅用一串自己曾经闯荡过的城市名字敷衍过去:“从昆明出发,20岁从广州开始,24岁途经上海,26岁达到深圳,28岁的今天落脚北京。”
那么叶荣添究竟有没有在这两家基金公司任职呢?昨天,记者联系上了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市场部,对方正式回答:公司没有过类似员工,不论是叶荣添还是胡斌,和上投摩根没有任何关系。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在上投摩根公司官方网站高管信箱找到一位投资者的提问:“你好,因为持有上投摩根的基金,所以一向很关注公司的相关信息,最近看到网上炒得很热的股市狂人叶荣添,他自己称曾是上投摩根的实习生,想知道真的如此么?”
上投摩根公司“傅帆”的回答是:您好,谢谢你的问题,也谢谢一直以来对公司的关注。上投摩根在此澄清,此人从未在上投摩根实习或任职,请大家切勿相信谣言。上投摩根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对公司的员工招聘始终有严格要求。
截至昨天发稿前,南方基金还未就“叶荣添”是否在公司工作过给予正式答复。
不过,网友徐小乐在博客中提到:“在网上瞎逛,无意中进入了南方基金的官方网站。在该网的客户服务窗口疑难解答栏目里竟然发现有投资者对叶荣添的提问,而南方基金的回答则是:‘此人并非我司基金经理,如果此人冒充我司工作人员发表言论,请你切勿相信!’。”
评:
民间股神的共同点:
林园虚构经历称杨百万是他的徒弟,林园打印出的盖公章的交割单该营业部几年前就已倒闭;带头大哥虚构高干子弟家世,胡说自己是万国主操盘手;简凡伪称自己曾是华尔街操盘手,小骗子简凡和巨骗罗杰斯同流合污共进晚餐,为简凡制造光环欺世盗名!杨百万声称永远能抄底逃顶低买高卖,可是福布斯富人榜就是没看见此君的大名!
如果这篇文章叶荣添的经历真的造假,这就说明所有骗子股神齐刷刷的伪造经历就是一个师傅教的!造假的人总让我想起卖狗皮膏药的同志!
说假话的人肯定就是骗子,骗子能让人上当,一般都是擅长高智商的忽悠,忽悠完结后,一般的愚民还会像范伟一样说声谢谢,个人看法防骗术,炒股只能靠自己,自己不会炒那么宁愿买合法基金或套在指数基金里,时间长了一般会有超过银行利息的利润
或者购买证监会已经批准的经受住2008年考验的阳光私募,这两个都要牢靠一点。
大言欺世这是他的自由,经历造假就不可原谅,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年轻与否了,纯粹是人品道德的问题,索罗斯曾说过金融业最要紧的不是技术是人品,此人的私募个人觉得证监会不可草率放行,如果获批,要买他的产品要仔细斟酌,林园阳光私募产品获批害死人啊!盲从叶荣添者一定要留个心眼。一个28岁的小朋友也许是股市奇才,可是为了出名,邪气熏天作秀可以理解,造假经历制造光环就是别有用心,财经网站等到神出问题之时那是有责任的,动不动就为了点击率去附和造神运动,每年造一个股神害一批股民,建议加强监管。
股市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提醒结束了,想不劳而获被骗活该!这是最后一篇写这些假股神的文章。
至于预测的对与错:有人说我写这些,这是嫉妒他的正确率和名气,你就当我嫉妒好了,造假骗人根本就不值得任何人去嫉妒。
对于股市预测,有句格言说
一个坏了的钟24小时里也总有走准的一次。从股市历史上看,绝大多数以预测为主和编造经历的交易员最后基本上会沦为骗子!更何况叶荣添崇拜的吕梁就是世纪大骗子,以骗子为师,自然就更难说了......就好比有个人信奉希特勒的理论,估计你心里就有点怕怕的
但愿此文开头的调查是错的。希望有关部门澄清一下以正视听。
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自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