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经济议题必不可少, 高层定调政策方向,公报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判断。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
第二,世界变革给中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善于趋利避害,积极化危为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这意味着企业及个人面临比较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企业借机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结构调整,强化内功,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做好准备,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把握的,预计符合本国国情和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一致性,政策变化时间观察点在2010年9月间。
蔡律 2009年9月18日
解读十七届四中全会定调的宏观经济政策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