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非正道——要不要屏蔽开心网


==============================================================================================

    本文载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2009年9月刊(上)

==============================================================================================

 

图1:开心网

 

 

专题:要不要屏蔽开心网

 

堵非正道

 

 

    我深信,自雇佣制度诞生以来,资方和劳方在工作时间方面的搏弈就从未消停过。一方面,很多企业老总通过各种方式挤出员工的非工作时间。很多外资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用信息系统管理员工的时间,员工必须实时在网上记录工作日志,若有15分钟的离岗必须署名。我所知的另一家私营教育类企业,则是进行极为细致的工作分析,将各项工作量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然后使每天的工作量的总和略达到8个半小时甚至9小时。

 

    另一方面,在开心网风靡之前,员工们早就把8小时内的相当部分用于常规工作之外了,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作中提及的工人破坏机器,而开心网只不过是为这种暗渡陈仓创造了更大的便利。可以说,开心网流行后所带来的种种现象,事实上是劳资搏弈的显性化。

 

图2: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

 

    我认为,这种搏弈是与生俱来的,动态平衡才是常态,任何一方都不能奢望会在其中占到优势。所以,特别是对企业方来说,不必为不能100%消灭开心网和QQ而捶胸顿足,不如花点精力去走走正道。用治水来类比,屏蔽、处罚、反庐舍联盟等行为就象是鲧的堵,自然不是正道,正道是借助工作指导和激励政策科学的引导员工,如同禹的疏通。

 

    之所以说前者不是正道,是因为这些方法其实是不得已之策,在缺乏提高工作效果的科学方式的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是屏蔽、处罚,而是创造效益。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创造效益,企业老总们没有理由会大张旗鼓的坚壁清野。

 

图3:QQ

 

    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第一,工作分析,合理地规划员工工作时间,为员工工作提供指导。工作分析是必要的,但目的决不是为了充满工作时间,而是为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工作分析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考评获得更多的量化信息,管理学大师称,不能被测量就不能被管理。

 

    第二,强化激励,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工作分析获得更多的量化考评依据,在对优秀结果强化激励的同时,亦有必要规定对QQ、开心网的处理意见,树立正确的导向。关于这一点,可参见本人文章——《绩效就是钱管人》。

 

    第三,视行业和岗位差异决定管理力度大小。有的行业,有的岗位,玩一玩开心网问题并不那么严重,有的却相反,例如服务类行业和客服类岗位,则必须施用严刑峻法了。

 

    第四,主动出击,打造开心网的替代品。员工之所以对开心网如此热衷,也因为开心网所带来的“开心”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公司不妨将“疏通”深入下去,结合行业特点、公司特点,组织一些集体性质的文体活动或其他活动,满足员工们的“开心”需求,自然会对开心网形成一种“挤出效应”。企业均设有工会,其价值除了为保障员工利益之外,同样也包含为员工塑造开心的工作氛围,工会所起到的作用有时是管理制度无法替代的。

 

图4: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和李连杰

 

 【推荐阅读】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往财务自由之路——35岁退休,你敢吗?

 

这个冬天,职场生存靠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管理咨询师:每天都是绝对挑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