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专辑小语
记得马塞尔 普鲁斯特曾经说过,书本都是孤独之作,作者都是沉默之子。初次接触这句话时觉得费解,但是过去那么多年之后,觉得这个病秧秧的法国佬不经意说出的这个半截子话,TMD其实是一个真理。真理不是谁都说得出来的,也不是能够轻易就说得出来的!因为真理就是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就像咱们中国的禅是一个生活的真理一样,老马说出的是一个文学的真理。既然他已经说出来,我们就应该牢记在心中,且付诸行动,就像参禅。在文学边缘化隐密化的今天,我把这些不合时宜的话写在文学青年沈念专辑的边边上,和中国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像沈念一样年轻的文学人,一起作个共勉,作个纪念。
写给徐东
前些年,总是喜欢在网上的一些小说论坛上东看西看,说实话,一年下来,很少从头到尾看囫囵一篇的。心情浮躁是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根本没有看到打动自己的东西。就像福克纳那种大家一样,开头的几句话总是就能够紧紧地把你抓住。而不是靠那种耸人听闻的故事。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奢望。但是有一天,突然看到了徐东的小说,看了没几行,就一头扎了进去,我就再也没有出来过,老天作证,真是这样的,没有一点点夸张。特别是他那些写西藏的短篇,仿佛又使我回到了看马原和扎西达娃的时代,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可惜的是,那种时代好像是一去不复返了。于是我便向他约稿,他给了《风景》,最近又给了我《河流的方向》,两个写西藏的短篇,都很快在我所在的刊物上发表了。徐东的短篇小说有一种忧郁的气质,通篇弥漫着一种精神上的迷雾,但它同时又是清晰的。在他阴郁的激情中,竟然透着一种含情脉脉的明朗。另外,就是他的叙事,简洁,锋利,有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感觉。当然,仍然有期待,期待有一天,能从他精巧的短制中的读出一种狂野,一种陌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