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走有内涵的发展之路


 

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要求:“通过推进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实现有内涵的发展。”目前,我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六位,是经济大省,但还不是经济强省。多年积累形成的结构畸形、布局分散、技术低下、封闭僵化等产业问题,严重影响着河北经济的竞争力。有内涵的发展既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之举,也是河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保持持久发展动力的战略路径。
    素质、品位、档次、水平,是有内涵的发展的核心标志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谓有内涵的发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由此可以看出,追求有内涵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有内涵的发展以充分挖掘潜力为基础,追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是实质性的发展、有后劲的发展。
    有内涵的发展,表现于经济整体,本质上取决于企业,衡量于企业。从这个层面讲,有内涵的发展包括素质、品位、档次、水平。这“八个字”,是有内涵的发展的核心标志。
    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企业素质的内容包括领导基本素质、员工素质、企业管理素质和技术装备素质等。企业素质主要通过四种能力得以表现,即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
    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是一种强大的内蕴力量。企业的品位主要包括善于学习、有文化内涵、持续创新、诚信和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产品品位包括产品质量满意、产品功能满意、产品设计满意、产品包装满意和产品价格满意等。品位的培育、锻造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企业价值观与发展理念决定了对品位的理解和追求各不相同。
    档次,反映按一定标准分成的不同等级。产品(服务)档次,就是产品质量的高低、附加值的多少、竞争力的强弱。优质或高附加值、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就是高档次产品。
    水平,是生产、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对企业来讲,水平是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和完善程度。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
    只有走有内涵的发展之路,才能最终构建起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有内涵的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有内涵的发展。只有走有内涵的发展之路,才能最终构建起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必须推动思维转型。思路决定出路。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关键是要摒弃旧的思维惯性,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有内涵的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地讲,在全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滚滚浪潮中,我们仍有部分同志非常短视,还在沿着“有什么发展什么、熟悉什么发展什么、别人发展什么自己发展什么”的思维惯性考虑问题。有的同志认为保增长是当务之急,调结构可以暂时放一放;有的同志认为培育新产业见效太慢,不如将传统优势产业扩大规模;有的同志甚至无视节能减排要求,上污染项目,发展落后产能。有内涵的发展强调的是质的提高,追求的是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必须站在长远的、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牢固树立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惟其如此,才能未雨绸缪,在激烈的竞争中勇立潮头,在长远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涵盖了产品质量、技术、价值、市场、服务等诸多方面因素。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的综合表现。21世纪的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强,产品竞争力就强,市场占有率就高;品牌弱,产品竞争力就弱,消费者认同度就低。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没有品牌,产品就不能有高的附加值;有了品牌,就会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省委书记张云川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打“产品牌”,坚持把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标志,切实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我们往往看到石油、矿山、森林等可见资源的价值,而忽视一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终极资源———品牌。从我省来看,全省26万家企业、100多万个个体工商户,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的仅占6%。绝大部分市场主体没有注册和申请过商标。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数量以及知名度都有很大差距,商标被抢注的现象屡有发生。我省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必须支持企业强化工艺改造,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完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不断形成和壮大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吸纳更多的消费群体认同,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必须突出科技创新。有内涵的发展,是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有内涵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不管什么企业,不掌握先进技术,不拥有高素质的职工,就注定是弱势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有内涵的发展的要求。根据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39.99%,在全国排第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1个百分点。实现有内涵的发展,既要大力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大面积实施产品的更新换代,又要强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要注重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作用,重点引进成熟技术,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效益。通过市场手段,逐步淘汰或并购其他落后企业,最终提高产业整体技术含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必须善于统筹兼顾。有内涵的发展,追求的是数量、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过于追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就容易走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死胡同。后危机时代的竞争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竞争。抢占未来竞争高地,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要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还要统筹搞好各产业之间的结构比重、产业内部的有效衔接和不同产业的空间布局。要做好企业重组整合,推动钢铁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煤炭与煤化工企业之间的产品对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必须统筹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生物制药三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后危机时代晋位升级奠定基础。必须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功能,支撑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必须统筹推进食品、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解决就业、保障民生、维护稳定。要统筹推动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心城区转移,要全力打造唐秦沧沿海经济带(含冀东经济区、渤海新区)、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承接产业转移)、环首都山区发展振兴板块等三大发展极。
    (作者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有内涵的发展既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之举,也是河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保持持久发展动力的战略路径。
    ■有内涵的发展以充分挖掘潜力为基础,追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是实质性的发展、有后劲的发展。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没有品牌,产品就不能有高的附加值;有了品牌,就会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后危机时代的竞争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竞争。抢占未来竞争高地,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