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与关牧村的合作


孙楠与关牧村

 

今天来了一位80后朋友,帮我修理电脑。聊天中知道他原来是北大学生合唱队的成员,于是很高兴地和他聊起了歌曲和演唱,并且颇有些强迫症似地把我电脑上下载的为毛主席诗词谱曲合唱的“渔家傲”、“忆秦娥”等放给他听。他听了以后,说以前还真没听过,觉得能从中了解当时人们精神的一种状态。

得知这位朋友在信息技术的大公司工作,在电脑修理快结束了的时候,我便请他为我找一段视频,是关牧村和孙楠合作的一首歌曲。我本来认为这是很难的一件事,看到他三两下找出来,觉得自己也实在够笨。播放出来,像是找回了一件失落多年的旧物,很是高兴。

2001年我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七一晚会,晚会叫做“红旗颂”,关牧村和孙楠演唱一曲“共和国之恋”,我在现场听了非常兴奋,第二天在家哼了半天。2002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客座,因为只身在港,周末也在办公室写东西,写作休息间,就想到了这首歌,于是在央视的网上找到晚会红旗颂的视频,很满足地享受了他们的演唱。视频是现场歌唱的音像录制,音质、音色当然不能和录音棚录制的唱片相比,但仍然使我得到了很大满足。

可是后来,过了一年,央视网改版,我就找不到这红旗颂晚会的视频了,当然,也就再没有机会听他们二人唱的这首歌了。前两个星期,央视“百年歌声”栏目专播了这首歌以及对作词作曲的采访,可惜没有播出他们二人的演唱。于是我就在央视该节目留言,说这首歌最好的演唱是孙楠和关牧村的合作,当然,我的留言没有得到什么回应。这个星期看北京电视台的“百花”,片尾是成方圆唱这首歌,我认为,这首歌是不能这样唱的,完全不对路。今天我终于找回了这段视频,兴起之下,写了这篇博客。其实这类的博客我是极少写的,马季去世时我写了几句,都是内心有感,必得一发而后快。

这首歌现在通称“共和国之恋”,从前叫做“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是电视系列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一般是合唱。大家知道,关牧村和孙楠,两人的唱法完全不同,可是在这首歌的合作上,可谓珠联璧合,相益得彰。孙楠的演唱,更是出色,当然编配的创造性改编也功不可没。这首歌算是主旋律的歌曲,但歌词使用了很多恋人相恋的词句,未尝不可以模糊地唱进其他的意思。(据说梁宁在海外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就常常是把它当作情歌来唱的。)从这个例子我想到,唱流行歌的歌手,不见得不能唱“主旋律”的歌,甚至可能会唱的更好,在一定的条件下,不仅可能比美声唱法唱得好,而且比他本人的流行歌唱得更好,我以为孙楠参加演唱的这首歌就是一个例子。希望春晚或其他文艺演出,导演们可以节目安排上开拓出新的路子,使主旋律的呈现更加丰富和吸引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从北京台的“百花”系列片片尾的安排来看,共和国之恋这首歌差不多成了新的祖国颂,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这篇文字也算是和六十年有点关系吧。

 

2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