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足西溪,还是它远在被《非诚勿扰》之前。
以前对“湿地”的模糊概念,等同于“沼泽地”。所以,在去西溪湿地公园之前,我特意翻查了一下词典。
“湿地”的英文解释是WETLAND。
WET是潮湿的意思,LAND是土地的意思。
大体可以为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而广义上,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
一直以来,杭州是个公认的浪漫城市。之所以浪漫,我想必与众多的景点传说围砌起来的气氛密不可分。而要在这么多的优秀景点中新兴并且拔尖,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当西溪扑向我们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去认知、去接触。
西溪在杭州城市的西部,距离西湖大约5公里的路程。追朔起来,其实西溪也不“新”:它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再兴于当代。杭州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三西”并傲之说:西湖、西溪和西泠。现在的西溪,仍然有着它的骄傲:是国内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罕见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07年7月,我和汕头的一群朋友,来到了西溪。
杭州十佳导游小吴告诉我们,西溪不可“游”,而需要“品”。“上海导游多教授,杭州导游诗满篇”。杭州人比较诗情画意。正如西湖十景的朗朗上口,西溪也有它的十景:有“曲水寻梅”、“龙舟胜会”、“渔村烟雨”、“秋芦飞雪”、“高庄宸迹”等等。每一景,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那是浮人俗子领略不了的意韵。如“曲水寻梅”,西溪湿地内有梅花15000多株,而西溪独有的赏梅方式:水上探梅和摇舟探 梅,一探迎客之势、二探触手可及、三探寻梅意趣。
穿过一片湿地,拨拉开身前、身旁的丛生杂草,我们一行来到了码头。登船,不知道是谁应景吆喝了一声,大伙就激情高昂唱起歌来。“敖包相会”、“纤夫的爱”、“大花轿”,甚至“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总之,热情澎湃。没有哀怨的曲子,我们被深深感染在一片童话般的景象里。
然后,西溪等不及我们的细品,迫不及待地火了。
先是沿海开放城市的村镇干部视察学习,再是观光游人如织。由于被《非诚勿扰》了一下,西溪“一夜成名天下知”。
好象坐落在爱情之都的景点,多少都带着浪漫的传奇色彩。想想看——
在满眼芦苇的一片湿地里,坐着小小的木船,品着地道的船菜,和身边的爱人端起船茶,一品,闭上眼睛抬起头……该是多少恬静的心灵洗涤!
如果说,07年的西溪之行是带着“考察”的心态的话,那么,下次,我将带着“非诚勿扰”的虔诚,靠近你,再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