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这种具有网络社群能量的营销模式被新智诚首先在国内企业(如阳光阿里)使用,值得网络团体开发、勇敢尝试,找出可以运用在企业营销战略上的模式。去年,世界著名的微博客(Micro-blogging)推特(Twitter)在诞生后历经近3年的沉寂,终于在全球打响了名号,许多世界名人也成了Twitter的热情推友。
随着有消息说推特的决策人正考虑将公司推向股市,人们可以想象推特将拥有如何巨大的造钱前景,如果上市成真,我们相信,这将是该微博的一个巨大盛典。
所谓盛典,就是公司用户的病毒性增长,可以推测,这个潜在商机是巨大的,否则也不会有风险投资公司甘愿掏出钱来,向盈利模式还很不明朗的Twitter注入资金。
虽然成为推友的爱好者们并不全部是冲着商业目的而来,比如普通的推友们,可以很容易地成为政府官员的推友,通过了解政要的日常活动而得到一种满足感,还可以就敏感话题聊上几句。
但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推特用户,也可以有意无意地直接感受到推特的商机,例如,如果他或她的好朋友在微博上提到某种消费品,这一事件可能就会在他心理上造成一种“消费冲动”,结果做出“模仿性消费”。
实际上,一些销售著名产品,例如Ipod的商家,很快就成了推友们的追随者(follower),通过它们不超过140字的博文界面,可以直接进入公司的网站,查看最新的产品知识。
遗憾的是,推特要征服中国大陆的市场,还真所谓难上加难,在海外可以使用华语的推特的人,除了一些中国的媒体,以及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中国留学生之外,再就是一些“翻墙”过来的中国国内“推友”,很多人只关心政治议题,而这些议题恰恰是敏感的,毫无“商业价值”的话题。
难道中国顶尖的企业家看不到推特的商机?其实,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懂得,从事互联网业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既然一个事物存在巨大的商机,那么聪明的企业家迟早会找到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推特也是如此。
推特被挡在中国门外,正是中国国内公司趁机发展微博客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前些日子,新浪微薄(t.sina.com.cn)开张,而上个月,人民网微博(wireless.people.com.cn)服务,低调对外推出。
与推特相同,人民微博的博文字数也是在140字以内。除了人民微博之外,之前的微博客还有9911、饭否、嘀咕、叽歪、滔滔等。
不过,中国的微博客还没有一个成就气候,
作为后来的中国微博客弄潮儿,不是市场细分太细,用户基数太少,就是虽拥有比较多的用户基数,却还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但是,像新浪、同学网改版微博客等,正在积极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地探索盈利的来源,不过问题是,一个涉足媒体、又拥有潜在盈利来源的这一互联网业务,将来要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上发扬壮大,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