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并且形成一批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薄弱,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创造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造成这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

  当前,我国创新主体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也是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的原因。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增加创新投入;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三是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四是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五是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文化,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企业缺乏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大多数企业,只重速度求规模,而不注重技术创新,重技术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二、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企业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企业高级人才大量流失。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完成。现在通过协议委托方式的产学研结合,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往往适合短平快的项目,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传统性的研发。四、是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差,难以发挥业应有的作用。五、是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