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时,承认央企高管徇私舞弊问题确实是个难点,因为现在赋予他们的权限不够。“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张春江‘涉嫌严重违纪’问题并不是今天发现的,是早就有的,监管上存在漏洞,我也不止一次呼吁这个问题。”
李荣融的说法有点微妙,也颇有技巧。一方面借机表明自己有难言之隐,算是在为自己叹苦经;另一方面也有向中组部将军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也发现了央企高管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不止一次呼吁”,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样一来自然地就把央企高管中出现的徇私舞弊这个球踢给了中央有关部门,撇清了自己的责任。
当然,李荣融的说法要说完全没有道理,也不是事实。因为央企高管亦官亦商的身份,确实已为舆论和公众所诟病。当官升迁无望不如意了,转到企业混一阵子;在企业赚到了钱,或者把企业搞砸了又再回到官场当官。从官员到商人,从商人到官员,央企高管在官场和商场都游刃有余。国资委虽然受命管理央企,却对企业高管的人事没有管辖权,因此即使发现不称职甚至腐败高管,自己也没话语权,如何处置还得由中央决定。这种情况确实暴露了央企高管管理的尴尬,彰显了体制之困。
而这种体制之困暴露的问题,尤其是高管中出现的大量腐败问题,已经日益显现。最典型的要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月公款吃喝玩乐达120万,还能恬不知耻而理直气壮,认为“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真不知道像中石化这样的央企获得的巨额利润,到底是属于陈同海个人的财富还是国家的财富?是高管们苦心经营得来的,还是依靠央企的垄断地位轻松获得的?而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现象,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康日新涉嫌违纪被查;安徽古井集团高管集体腐败,主要负责人与大多数中层干部几乎“全军覆没”;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的温和平等集体嫖娼;还有刚刚落马的张春江等等。央企高管频频落马,警示着本属于全民所有的国企,正成为某些高管的私人财产,可以随心所欲予取予求,前景令人忧心。
正因为央企高管高额的薪酬,还有不为公众所知的巨额职务消费,以及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对央企及其高管的管理问题无疑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李荣融认为“我的观点就是谁能进球谁上场”,“尽管现在我做不到,但以后我要努力做到”。李荣融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明摆着向中组部要“权”,不知道这种将军的结果会如何,公众还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