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思想解放”呼之欲出


第三次“思想解放”呼之欲出

/黄卫平   

 

小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对生产力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阻碍作用也日益显露出来,因此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可以明确推论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必将主要围绕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而展开。

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必然是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就是要真正从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当作资产阶级专利的意识形态偏执中解放出来;就是要“从不重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从对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权疑虑重重、对建立公共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忧心忡忡等缺乏政治自信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因为:

第一,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观念羁绊更多,解放思想难度更高,因此,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更迫切需要思想大解放。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要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彻底改革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等,必然会受到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群体以种种传统意识形态教条的名义来横加阻挠。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思想大解放,就不可能真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不断提升。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就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均不同程度地有待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来逐步解决。在现实中,我国权力高度集中和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匮乏等现象尚无明显改进,各级官员间的人身依附和庇护关系错综复杂,国家权力结构的体制性改革举步维艰。而在民间,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舆论持续不断,甚至一些“体制内”的官员、学者也深感忧虑,不断地在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因此,胡锦涛同志认为,“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三,全国许多地方的基层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已经开展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正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夯实社会基础。多年来党一直在探索“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党在民主法治条件下驾御选举政治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中央发展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宏观精神指引下,全国许多省份的地方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有关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举方式改革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的探索。为了更有效地巩固和发展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防止和克服有些地方因为推动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地方领导班子的换届而使改革半途而废,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改革的全局考虑,对我国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加以整体规划,为全面落实《宪法》、《党章》中规定的公民和党员的政治权利,制定有效落实各种选举法规的具体执行细则,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

第四,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将提升国家民主法治制度建设的“软实力”摆上改革的议事日程。21世纪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近来呼吁广东省的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求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路的深圳经济特区,不仅要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还要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最近专门推出《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和《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两个文件,均把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各项改革探索之首,一定程度体现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的政治体制改革,已逐渐成为新时期“经济特区”的重要历史使命,深圳经济特区积极努力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这个最尖端问题上有所作为。

第五,党中央近年来在党的意识形态方面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预示着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思想大解放的即将到来。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将“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定义,更是前所未有地肯定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一系列人类的普世价值,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了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氛围。

今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部队武警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沉着应对,经受了抗震救灾的巨大考验,保持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再次向世人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传统政治本质和“以人为本”的崭新执政理念,也再次向全世界充分显示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洗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理直气壮、充满自信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酝酿和开启之中,远没有达到 ,更没有结束。从1978年到1992年是十五年,而从1992年到2008年又是十五年,也许历史将以这样一种惊人的巧合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 ,以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这将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最好方式。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0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