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海南地产泡沫,政府还需下猛药
最近,我一直比较关注海南房地产发展动态,在上篇博客《谨防海南房地产出现迪拜式危机》中,就曾为可能即将到来的海南地产泡沫发出预警。
不过,现在我很欣慰的看到,海南省委省政府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出手调控海南楼市。
1月15日,海南省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上宣布:2010年3月底前,暂停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简称两个暂停),新的土地成片开发和大型主题旅游公园项目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后再行启动。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面对预料中的房地产泡沫,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暂停土地审批,显示出了可贵的冷静理性。即理性看待发展机遇,给即将轰轰烈烈展开的地产大潮降降温。
首先,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不是短期的冲动和热情可以成就,合理有序供应土地才是理性的表现。“两个暂停”政策,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减少土地供应,而是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土地紧缺,也正是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的土地供应措施。
其次,有利于抑制地产泡沫。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过热,最终泡沫破灭,导致海南经济发展步入低潮。时隔近20年,海南房地产市场再次升温,海南省委、省政府看到了泡沫产生的前兆,暂停商业性开发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通过减少规模,而将地产泡沫的风险纳入可控的轨道,不失为一个进退有度的方法。
预防胜于治疗,能够发现即将到来的危机,并果断出手采取相应措施,与应对1990年代房地产热相比,海南省变得成熟了,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但有时,政策制定的目的与结果也会出现不一致。
政府出台“两个暂停”政策,本意是控制地产泡沫,不料出台后却反而成为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推手,海口、三亚及琼海等多个地方房价应声跳涨。1月16日,海口某一楼盘的价格还为1.5万元/平方米,17日却上涨到1.7万元/平方米。原本销售火爆的海口市海甸岛的某一个大型地产项目,一夜之间突然封盘,暂停对外销售。此外,疯狂抢购的人比以前更疯狂了,开发商捂盘惜销更是普遍。同时,大量地产淘金者也携带巨资涌入海南,现在,三亚和海口的高级酒店已经被全部订满,甚至还出现了类似广州在广交会期间无房可住的情况。这使我又看到了20年前的海南,让我高兴,让我忧。
在这种“适得其反”的形势下,建议海南省政府,在颁布实施“两个暂停”政策之后,还需要继续“下猛药”,打出地产调控组合拳,才可能将调控房地产的目的落到实处。
事实上,国际旅游岛效应带出的地产泡沫,并不会给海南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少实质性好处,相反还可能因为房价和物价的飙升,使人们生活成本上涨远远超过收入的上涨,不利于当地民生。国际旅游岛本来是一件利省利民的好事。然而,畸形的高房价无疑将会给海南本地居民带来越发难以承受的生活高成本。最终,海南当地居民或许会成为被地产泡沫击伤的对象。
作为危机管理专家,职责之一就是提前发现危机,并预警大家,防患于未然。我写上篇和这篇博客,正是在履行了这个职责。而作为政府,其职责之一就是提前发现经济发展中潜在的危机,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次海南省委省政府预先判断到了海南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过热,,但目前看来调控措施尚显不够,期待海南省委省政府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近期精彩推荐:
农夫山泉是否能与海口工商局携手共度危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