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辉煌历程的简要回顾


  2009年1月至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专利申请81.3738万件,同期授权49.2986万件;截至2009年11月,专利申请总量为566.3498万件;授权总量为299.4254万件。截至2009年12月7日,我国专利授权总量突破300万件大关,达到3007636件。如今,中国在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专利审查能力建设等方面,已经迈进了世界专利大国的行列。回首中国专利事业发展的历程,在世界专利发展史上创下的许多纪录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1985年4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实施,当年专利申请达到1.4万件。

  1985年9月10日,中国专利局向全世界公告了第一批经初审合格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2000年1月11日,中国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100万件大关。

  2009年3月16日,中国专利法实施仅20多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突破500万件,达到500.2143万件。申请量每增加100万件所用时间都明显缩短。第一个100万件用了近15年,第二个100万件为4年零2个月,第三个100万件缩短为2年零3个月,第四个100万件用时1年零6个月,到突破第五个100万件,仅用了1年零4个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曾有报告称,中国专利申请量的迅速增长,反映出中国发明创新水平在不断提高。的确,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中,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在持续大幅增长。前四个100万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比重依次为47.8%、50.7%、53.4%和60.8%。而到第五个100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比重达到67%,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幅明显高于国外,而且国内职务申请比重也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

  1980年1月14日,中国专利局正式成立。

  1984年3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它标志着我国现代专利制度的正式建立。专利法从起草到正式出台的艰难历程充分说明,没有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我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更不可能有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专利法在1985年4月1日实施以来,先后经过1992年、2000年、2008年三次修改,分别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时代,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专利制度又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

  在立法领域,我们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乃至几百年走过的路程。”30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起既适应国情、又符合现行国际规则、比较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起一个包括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中介服务、学术研究等在内的工作体系;建立起一个行政与司法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

  我国陆续加入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专利领域几乎全部重要的国际条约。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与国际法原则相一致的中国专利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自1985年4月我国受理第一件专利申请以来,截至2009年底,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达582.3万件,其中国内专利申请量已达到489.8万件,占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的84.1%;累计授权专利308.3万件,其中国内专利264.5万件,占85.8%。我国对外发明专利申请也呈逐年大幅增长趋势,我国申请人提交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及其全球排名不断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良好制度环境激励下,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2002年至2008年,我国企业专利申请由6.9万件增长到29.6万件,占国内专利申请比例由33.5%增长到41.2%。在2008年的国内有效专利中,我国企业所占比例是43.1%;在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我国企业所占比例为46%。华为公司在2008年全球企业PCT专利申请排行榜中,以1737件位居世界第一。

   1984年12月10日,中国专利局业务大楼奠基,1989年正式落成。从此,坐落于北京蓟门桥旁的这座大楼,见证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历史,也昭示着她的未来。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为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包括中国专利奖评选、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企业专利交流工作站、区域知识产权促进工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和专利资助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城市的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1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批准设立了16家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批准认定了42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的企事业单位共1180家。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从此,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纲要》的颁布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