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先后发布了《2009年12月份的金融运行统计数据报告》和《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12月末,M2和M1同比分别增长27.68%和32.35%。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798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5020亿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1)货币与信贷的增长拐点确立,未来将趋势性回落
截至09年12月末,M1和M2余额分别达到60.62万亿和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7.68%和32.35%。与11月末相比,增速分别下降了2.06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在11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点评中,我们曾指出09年12月至10年1月有望看见货币增速的拐点。从目前的数据来看,M2增长速度的拐点已经在11月份确立,M1增速拐点在12月份确立。尽管未来的某个月份,货币增速可能仍会有所反弹,但是我们相信,向下的趋势已经确立。2010年末M2增速有望回落至20%附近,而2011年将有望向接近15%的正常区间回落。
与货币增速相对应,信贷余额的增速也开始回落。12月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39.97亿元,同比增长31.74%,较上月回落了2.05个百分点。
(2)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空间不大
09年12月,金融机构贷款构成中,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55.65%,较上月增加了0.6个百分点。从过往数据看,这一比重已经处于过去6年的最高值。贷款中长期化和存款活期化的提升,将加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增加未来的运营风险。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长期贷款比重继续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短期内有望保持现有水平,长期将向历史正常水平回落。
(3)房地产业贷款比重尚属合理,其他个人消费贷款仍有空间
2009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大幅提高。2009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8.6%。其中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7.9%。除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外,其他的个人消费贷款仅约4000亿元。随着中央鼓励消费政策的落实和个人消费贷款政策的配套,我们相信其他的个人消费贷款将迎来快速成长。
加上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5764亿元,2009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贷款约2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20.8%。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部分投资者担心地产调控将伤及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甚至提出"地产不好,银行怎么能好?"的质疑。我们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方面,地产贷款在全部贷款中仅占20%,与历史相比并未显著增加;另一方面,20%的地产贷款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14%,开发贷款仅占6%,由于客户良好的现金流及有效的抵押保障,个人按揭贷款仍属优质贷款,违约风险和违约损失很低。
(4)政策日趋缩紧,利于银行提升盈利
近期央行与银监会的出台的系列举措来看,央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将日趋缩紧。并且在这缩紧的过程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银行放贷与中央调控政策之间的赛跑或博弈。未来我们仍将会看到系列的缩紧政策,包括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窗口指导等等。
未来的紧缩性政策对银行2010年的盈利将有提升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首先,即使考虑当前及未来的紧缩措施,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比较宽松的,20%的M2增速和7.5万亿的信贷计划都属于历史高位,并且远超实体经济对货币和信贷的需求,对实体经济将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其次,7.5万亿的信贷计划下,银行的生息资产增长有望保持18-20%的增长,确保银行盈利稳定增长;当前的及未来可能的政策,将使利率水平趋势性上移,同时增加银行对贷款的定价能力,有望使银行的净息差出现超预期的扩大,从而使银行盈利获得超预期的增长。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政策缩紧使市场产生的担忧甚至恐慌情绪的影响。随着利率水平的趋势性上上升,将会使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下移,从而对银行股的估值产生压力。但是无论如何,考虑到银行股整体的估值折价,未来取的相对大盘的收益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3.投资建议
考虑到未来银行股盈利超预期的可能,及其相对A股市场的高额折价率,我们维持对银行业的推荐评级,推荐 兴业银行(行情 股吧)、 招商银行(行情 股吧)、 北京银行(行情 股吧)和 宁波银行(行情 股吧)。谨慎推荐其他银行。
银行业:货币信贷现拐点 政策收缩提升盈利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