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宗商品中的中国变数将增加


     在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的阴霾依然浓重,投资者在过去的08年损失惨重,担心经济重回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因此那个时候欧美分析师给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现金为王。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救市政策和中国买家的进场抄底扭转乾坤,在4月份的金融峰会达成全球救市的共识后,发达国家也不断的加大力度救市,市场逐渐出现了复苏的绿芽,而且一直持续至今天。中国的抄底最为成功,国家储备局和国企、民企和个人在价格的低谷在国内外大量收购铜铝锌等金属作为库存,而且其中很多的人抄底成功享受了09年价格的创记录上涨后依然继续持有。中国对大宗商品的买入拯救了澳大利亚、拯救了澳元,让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商品生产国家成为最早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同时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大量收购或入股矿产资源企业,在投资者的名单上可以看到中国五矿、中国铝业、紫金矿业等等都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有成功,有失败,一时间中国风光无二。

     那么什么是影响2010年商品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呢?在2010年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无疑是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问题。2010年影响价格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第三还是中国。中国是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者,消费了有色金属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能源的五分之一,也是全球农产品和贵金属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因此对价格天然的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2010大宗商品中的中国因素,将呈现多个变数:第一,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总量仍然会持续增长,中国依然会消费大量大宗商品;第二,中国的库存将会以更复杂的形式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最近库存增加并没有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式库存越来越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相关联,温州人的囤镍、养猪场的囤铜让世界目瞪口呆,成为华尔街新的案例;第三,中国的政府采购和政府行为模式对价格的影响也是重要变量。铁路、公路、飞机几乎都与政府的行为息息相关,而不是纯粹市场决定的;第四,中国的产业集群将在2010年对大宗商品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影响因素。第五,中国企业的所有制在大宗商品的态度上呈现出十分不同的特点。国有企业更注重短期利益,民营企业更注重长期投资,而外资企业更注重保障货源。中国的“十二五计划”,使得中国人的个性更充分的表达,使得中国的自主创新夹带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意识在大宗商品领域上演一个又一个让世界商品研究者拍案惊奇的传奇;在大宗商品以涨为主,以跌为辅的大势下,在2010年以走出金融危机为主旋律的态势下,中国将在多个领域出现“买入并持有”的基本策略。

     欧美发达国家的模式都很成熟,存在的变量很少主要是消费数量,而中国的一切都是变量,用华尔街建立模型的人的专业说法是中国经济体的德尔塔值很大,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带来无穷的变数。所以说大宗商品中的中国因素,消费总量只是因素之一,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参与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不同影响都将成为中国因素的一个个特殊的变量。而且我相信最大的市场将会造就最大的企业,中国的商品企业将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将会改变世界!


 

我的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