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上午,我正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开会,突然手机铃声响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但显示的来源地是“河南商丘”。一看,就知道是老家人。
“我是你来进哥”,来进哥那富有特色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我一下子有点怔住了。“来进哥从来不跟我电话的,今天怎么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当我正在狐疑的时候,他说:“你关印哥伤了!”(注:来进哥是关印哥的姐夫。)
在商丘老家,说某个人伤了,就是说他死了。也许是离开家太久了,已经淡忘了这个词的意思;也许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于是,我又反问了一句:“你说的‘伤’是什么意思?”
来进哥吞吞吐吐地说:“他……死……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大脑几乎僵住了。大声说:“他……死了?!”来进哥说:“是的!”当时,我就像掉进了冰窟窿。脑海中一下子闪现出关印哥的样子:穿着蓝色棉袄,一副腼腆的样子。
不知道为何会闪现出那样一个形象,但他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个形象。其实,我今年“十一”回家的时候还见过关印哥,并不是穿着棉袄。
后来想想,可能是11年来,我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家,所以见到他也都是冬天,以至于他的那个形象已经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了。
后来,我打电话给远在浙江的关印哥的堂弟领印,领印说:“关印哥死的很突然,他和他打工的公司的老板一起去一个工棚拉货,老板在工棚外面,他在工棚里面,由于工棚是钢筋焊制的,不知道是时间长了,还是冬天钢筋脆了,突然钢筋断了,数吨钢筋砸在了他的脑子和肚子上,当时气绝。”
又是工棚,在从钓鱼台国宾馆去北京机场的路上,我看着北京一座座密集雄伟的高楼大厦,陷入了沉思……
来北京很多次,2006-2008年,我也曾在北京工作过。但我从来没思考过北京的高楼大厦。也许是学经济学的,我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这些高楼大厦是如此的雄伟、漂亮,也拉动了GDP的增长,可是,我们只看到了它光鲜的外表,可是谁又计算过为建设这么多大厦社会所付出的社会情感成本?每个大厦下到底埋葬了多少个冤魂?浙江一直是中国其他省份学习的榜样,可是我们是否考虑过浙江的成功私下里又付出了多少血与泪?”
说实话,我不敢再往下联想。因为,每一个问题都触及了政治感情。以前,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些冷漠地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付出代价。可是,当自己身边的人为经济发展付出生命的时候,才切实痛楚地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代价是何等的高昂。
关印哥是个为经济发展付出生命代价的普通农民工。他不是在他的家乡“伤”的,而是在为浙江发展而“伤”的。
我觉得,浙江真的应该感谢这些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农民工,虽然他们是如此的渺小,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生命似乎轻如草芥。但我觉得,历史应该记住像他一样许许多多因工而“伤”的农民工,因为他们是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
在飞机上,我一直在思考:“人活着为了什么?”毕竟,关印哥才37岁,是如此的年轻,上有64岁的父母,下有一个13岁的儿子和一个11岁的女儿。儿子才上初一、女儿才上小学五年级,对于人生,他们还几乎没有概念,甚至不知道未来该如何面对。父母呐,辛苦了一辈子,刚过两年好日子,现在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打电话回老家,当我告诉我父亲的时候,我父亲的第一反应是:“谁说的?!”我从来没有见到父亲说话时是如此的惊异而有力量,甚至有点恐怖。随后好长一段时间,剩下的只有沉默。过了几分钟,父亲忧伤地说:“你大爷、大娘日子刚好过一点,以后没好日子过了。”(注:我的父亲是关印哥的干爸;大爷即大伯,大娘即伯母)。
晚上七点一刻,我下了飞机,坐在出租车上,仍然回忆着关于关印哥的一切,还没有完全接受别人所陈述的一切。但是,“你关印哥伤了”这句话仍然在我耳边回响。
回到家后,我又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母亲。她说:“我和你爸今天在你大爷、大娘家待了一天,想安慰安慰他们,你关印哥的孩子哭的全村人都受不了。”
是啊,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剩下的就只有哭了,泪水是悲伤和无助最好的安慰剂。
再过几年,也许关印哥的工友都会忘记关印哥了,但他们不会忘记和他们一起工作过的有个因工而“伤”的人。再过几年,甚至连村里人都很难再提到他。但我觉得他不应该就这样被忘记了,也不应该抽象地活在别人的记忆里,他应该被历史记住。因为,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农民工的典型生存方式。
没有什么好送关印哥的,就把这篇文章送给他吧,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记忆。愿他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关印哥,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关印哥!
关印哥,希望您在天堂不再辛苦!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