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曹操墓”当有敬畏之心
曹操墓的消息发布后不久,人们就把讨论的话题引到了商业开发。学者裴钰声称,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说,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新华网)
每年4亿2千万,曹操墓将带给安阳的经济效益的确不是个小数目,河南、安阳方面发现曹操墓的那种兴奋和急于确认曹操墓的那份冲动,也早在大家的想像之中: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看重的不是其学术价值,而是其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至少可以说后者远远盖过了前者。
难怪,安阳方面会急不可待地在第一时间宣布发掘的曹操墓是真的,也难怪面对有关方面的质疑声,我们的考古专家显得有些不耐烦甚至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那么多证据加以佐证,有没有疑点、有多少疑点已经并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坚守这个结论,并尽快投入商业开发。
到目前为止,除了围绕真假曹操墓的微弱争议,就是对可能带来多大经济效应的狂想,似乎鲜有关于其发掘对研究曹操、研究三国、研究历史等解读的声音,甚至安阳对岸的安徽亳州也已经蠢蠢欲动,连合作开发的“双赢”旅游线路图都已经画就。
超强的利益驱动,已然令人头脑发热,失去了对古人、古文明和学术品格的敬畏,只是当我们为这一考古盛宴而狂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考古到底为的什么?是否已经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是对先人文明文化的珍视还是亵渎?我们真的已经沦落到靠扒祖坟发财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