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周末漫谈——关注时间要素


       总结一周的实战操作及手记,笔者对于本次与2962附近的月线空间进行的游击战潜伏,显然在60分钟内小周期系统获得了一定的收获。这个收获无论多少,只要严格按照交易纪律进行,当可以获得较大的进退有序的优势策略了。这就是反向操作追求的目标。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对于上周的震荡,对于仅有日周操作概念的做手,是做不到买入的。技术上,对于日线系统的买入选择,也不支持。日线系统的反向,需要周线系统的支撑。目前,笔者还看不到这个周线的技术指标的支撑。因此,放弃操作,观望等待小周期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才是上策。

        政策面和技术面开始进行融合了。在技术面回归中期空头常态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反应央行加息回收流动性的政策利空,一旦政策利空确定,则演变为短期利空从而加剧市场短期震荡结构,并导致技术性下波动的偏离,从而为中期技术上波动反向提供空间。届时才是中线选点布仓,做结构牛市的大好时机。目前的技术上波动反向,不要抱有太高的希望,一旦日线指标高位转向,则要跟随主力去做中期的空头结构。

        笔者斗胆预言,下阶段中周期的技术上波动有望在两会之后的4、5月份展开。一是加息预期由不确定性变为确定,二是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实质性展开,三是技术性下波动回归2500——2800,并有箱体整固动作出现。看到其中的每一个信号确定,都为我们筹措中线操作资金,加大屯仓准备力度提供充分条件。

        说得太远,总给人不切实际的感觉。但是,没有为每一次资金操作选定必要条件或则充分条件,为操作的成功率就埋藏了危机。笔者作为反向做手,需要追求的是操作的胜率,胜率越高,风险就越低。操作系统才有更好的稳定性。有了交易模型的稳定性,才可以考虑收益率。高成功概率与高收益率和低风险率的均衡,是作为一个成功做手追求的终极目标。

        上述目标还需要笔者继续努力。无论是运行反向指标,还是借助趋势辅助,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选择。技术不是惟一,技术也没有最好和更好,技术只有合适和合理。世上惟一可以决定操作胜率的,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唯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反应在市场上,就是市场情绪。而市场情绪,无法用数学方法去测度,因此,股市的不可预测性,说的也许就是心态的不确定性吧。但是,市场也是可预期的。这为反向的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运用博弈理论,制定优势策略,可以规避情绪的不确定性,从而为交易操作的确定性,做好铺垫。

       反向操作的关键点,在于对时间的测度而不是对市场空间的测度。这个时间选点,是市场理论的盲点。市场上的既有解读工具,大多都是以空间为重。从均线,趋势,波浪等等主流工具上,都为人们说明了空间波动规律。反向操作,需要高度重视时间,其次才是对时空的协同。我们借助于资金和情绪指标系统去测度时空的均衡,从而为外在上下波动寻找常态和偏离的条件。一旦偏离度过大,则反向矫正,偏离度较小,则按照常态方向跟随。空头常态,以持币为主;多头常态,以持筹为主。仓位变动,不但影响浮动收益率的高低,更影响交易者的心态。因此,仓位管理需要提到一个重要位置上去思考。这些细化的东西,要讲清楚,是在很不容易。

       后期,笔者将以技术图形去不断揭示反向运行的规律和操作策略的选取。

        操作上,下周周线指标存在回归低位反向的可能。因此操作上,可以从60分钟系统放到日线系统上去建立操作策略。加大小周期滚仓操作的力度,并适当提高仓位比重。以积极入市的心态,抓住市场的主流板块,完成节前的游击战。当然,市场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动态跟踪市场的波动,为时间选点找到必要条件。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