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自
茅台酒向来有着国酒的雅号,是国人的骄傲,也是招待贵宾的常用酒和赠送贵客的国礼,久享盛名。正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和昂贵的价格,茅台酒向来也是公款消费的主体。前两年两则别样的新闻,令人印象深刻,也在印证这样的结论。河南许昌和漯河两驻京联络处曾买到777瓶茅台酒,却全是假酒的新闻,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两地驻京联络处负责人解释,这些茅台是为家乡的宾馆企业代购的,并非用于驻京联络处的招待消费,结果却是越描越黑,网民对他们“挺身而出”甘做“采购员”的精神“津津乐道”,但事情最后却不了了之。而四川剑阁县人事局长曹正直喝茅台嫌贵,为“节约用钱”扇卖酒老人两耳光的事件,更是激起舆论的公愤,曹正直为此而丢官去职,落下笑柄。由茅台酒而惹出的新闻故事还真不少,而且挺有讽刺的意味。
茅台酒此番一路飙升,涨幅最高的达到70%,确实令人咋舌。那么全国各级单位的公款消费、接待费用是否也得水涨船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对压缩行政经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但只要茅台酒继续在公款消费中得宠,那么茅台酒涨价与压缩行政经费将成为一对矛盾。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接待费用涨不涨,对于某些消费者而言不会感到为难,因为反正不是自己掏钱,照样喝得心安理得。问题是如果因此而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由全民埋单,那就让公众心理难平了,这应该不是杞人忧天的事。
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如果真有决心压缩公务接待经费的话,当未雨绸缪,尽快出台相应的制约措施,莫让茅台酒涨价导致接待费用疯涨,而涨来涨去的结果,都涨到不知茅台酒滋味的老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