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中国GDP超日本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经济增速领冠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中国经济则携4万亿投资拉动,依然这边风景独好,不仅保八目标将会顺利实现,而且很有可能增速还会提高。随着中国国家统计局对2008GDP数据进行修正上调至314045亿元人民币,较原来增加了1.34万亿元,经济增速也由原来的9%调整到9.6%,在更大基数上计算2009年的GDP增长,中国GDP规模将接近5万亿,很有可能全面超越日本,一举座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交椅,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

随着中国GDP超越日本的猜测逐步升温,国内外专家和无数网友也从不同立足点和认知角度出发,进行了观点不一的解读。综合各方观点意见2009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是一个很大概率的事件,即便不能超越日本,总量也必定十分接近。

面对学界和舆论界对于中国GDP超过日本的争论,最敏感的首先是日本。总体分析对此日本民间表现有些躁动,而官方认知却比较坦然。引用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田原总一郎的话说: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日本人的神经。”“日本人过年,嘴巴里含着生鱼片也在议论中国经济。日本民间的不安不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则表现得相对坦然。他在去年11月出席新加坡APEC首脑会议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是当然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从人口的规模来考虑,超过也是应该的。鸠山首相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将给日本带来一种新的发展的机会。日本经济要积极融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中华经济圈内,日本经济就会有更强劲的发展。言谈之间可以看出:鸠山对日本的未来没有悲观,而是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反观中国,民间和官方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反差。中国官方从经济研究员到部分高官表现得不仅自信而且还有点自豪,可是民间对中国GDP超越日本则有很多网友持质疑态度相当多的网友认为中国的GDP不是由科技创新带动的,而是靠卖地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拉动“刮地皮”托起来的的,虽然GDP总量上去了,但人均GDP却和日本仍有13倍之多的差距,从城市化、普及教育、医疗、就业、民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达到的水平,所反映出来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指标来看,中国的GDP不仅破坏了环境,人民大众也没有感到从GDP增长中受益。也有网友认为中国GDP存在水分,增长是玩数字游戏,相反,人们的普遍感觉是“电视被数字了,火车被高铁了,民意被代表了,收入被增长了,群众被幸福了”,他们用“好高兴、好开心、好兴奋、好想哭、经增长、民受苦”来表达对中国GDP超越日本的被兴奋“被”时代的尴尬成了中国GDP高速增长和超越日本的一种“黑色幽默”。

以前,中国很不耐烦欧美等国的责难和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对欧美等国家的“打杀”中国从来也没惧怕过,而是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埋头发展经济,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一些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声音出来了,但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一些“捧杀”言论也接踵而至,这些吹捧中国的言论,大有“暖风吹得中国醉”的感觉,很多人听起来感觉非常舒服。要想听比中国GDP超越日本更雷人的吹捧还有:据韩国《朝鲜日报》14日报道,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福格尔日前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文预测说20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当于全球GDP40%,届时中国远超过美国(14%)GDP规模占压倒性的全球第一位。福格尔甚至还预测到了204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8.5万美元,是欧盟(EU)2倍以上。虽然仍不及美国,但那时人均GDP也将超过日本了。如果真的“画饼“可以“充饥”,那么我们还真要谢谢这位诺主副格尔先生,因为他给我们画的这个“饼”真的是让我们“太兴奋”了!

当然,中国GDP超过日本是好事,作为中国人应该自豪,但是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要分析我们GDP的构成,二要分析GDP增长的环境代价,三要随着GDP的增长让人民特别是普通民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因为人民不需要破坏环境的GDP,也不需要钢筋混凝土堆出来的GDP;人民需要的是绿色GDP,是创新发展带来的GDP,是让人们能过上美好生活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