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级人物再读博士值得尊敬和学习(赵秀峰/原创)近闻北师大博导周流溪先生投师川大名门之后赵振铎再读博士的报道,不仅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而且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缕清风,树立起了新世纪的大师级的卓越风范,的确是值得我们的社会来提倡、尊敬和学习。
所谓大师者,乃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有所贡献、广受社会大众敬仰的著名人士。诸如有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大师、有“高泰斗”之称的高鸿业大师,有“武侠王”之称的金庸大师,还有给大众带来笑声的侯宝林大师,等等,他们广受社会关注和大众好评,以他们的著作等身和社会贡献,足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足以享受社会给与的优厚待遇,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身为大师级人物也有不满足以此的,前有金庸大师82岁还在剑桥大学读博士,后又周溪流大师在四川大学再读博士,他们共同所具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学问而已,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恰恰就是我们社会所缺少和正需要。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企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每个人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终身学习”可能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生的箴言。那种试图仅凭四年的大学生活获得终生所需要的知识财富,那只能是梦人痴语。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难,就是“知识恐慌”所造成的,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人才。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的人,才有发展的机遇和成功的希望。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激烈竞争和充满浮躁的社会状况下,大师级人物能够屈尊投师于他人门下,需要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还要承受社会诸多难以理解的质疑。其实,他们本已处于某些学术领域的前沿和高峰,再读博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研讨进而确定某些观点的正确性。在大师们看来,再读博是件愉快的事,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他们的精神,令人佩服!值得尊敬!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