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状和拟声的艺术功用(3)


再请看下列拟声:

(1)、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

(2)、小旦在“咿咿呀呀”地唱。(鲁迅捷《社戏》)

(3)、妇女们“咭咭呱呱地聒噪。(赵树理《三里湾》)

(4)、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

例(1)中的“哗啦啦”通过拟声把抽象的春天写得仿佛倾耳可听、热闹非凡。例(2)中的“咿咿呀呀”通过拟声活画出旧时代的唱戏女子拿腔做势、扭扭答答的样子。例(3)中的“咭咭呱呱”是通过拟声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高一声低一声、你争我抢的谈话场面。例(4)的“哗哗、哗哗、哗哗”流水声,表现的是情况的千钧一发及青年妇女们紧张的内心感觉。而在这之前,写几个青年妇女去找丈夫,心情愉快,她们不慌不忙地划着船,那划船的水声是“哗、哗、哗”的,两种不同的水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情境。

以上这些拟声,都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它构成的形式美,有节奏有旋律有形象,渲染出一种气氛,抒发出一种感情。读起来抑扬有致,声情并茂,入神入微,别具色彩,很好地表现出事物的特质,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