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成名的启示:误尽苍生终不悔(下)


 

马千里(maqli),著名管理专家、学者。深圳马千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主攻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及管理咨询、营销策划服务。擅长以"中国道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在《商界》、《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财经界》、《管理学家》、《中国经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为《华夏酒报》等报刊专栏作家。出版《论语的管理智慧》、《论语企业家读本》等管理学著作及《论语新裁》、《当论语遭遇于丹》等学术著作。
 
QQ:53901439
办公室电话:0755-83113221   0755-83500805
助理手机:13510627028

    职位说明书是对具体职位的详尽描述,包括职位资料、工作目标、工作关系、主要职责、辅助职责、资格要求乃至所使用的设备全方位。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份职位说明书并不是单纯地规定你要做什么,更主要的是规定了工作的流程以及和其他部门的密切合作关系。比如在职位资料里,首先说明了这个职位的上行和下行部门,尤其规定了“可轮调岗位”和“可升迁岗位”。这就要求员工在做好自身工作之外必须关注甚至研究相关岗位的工作,以至于能够胜任。“可轮调岗位”和“可升迁岗位”并非本质工作,但你必须要“谋”。

    职位说明书更能体现团队合作的项目是“工作关系”一项,这一项里一般至少要规定“服务对象”、“督导对象”和“协作岗位”三个小项。如果“只在其位”,埋头干活,“不谋他政”,就不可能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也不可能了解到“督导对象”的工作状态和进度,也不可能与应该协作的岗位进行顺畅的合作。

    从理论上讲,“可轮调岗位”和“可升迁岗位”的明确是促进员工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属于学习上的大融通;而“工作关系”的强调则是保证岗位之间、员工之间的合作顺畅。职位说明书的目的和作用是,通过个人学习和具体工作两大方面,把整个企业的职位联成一个大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独立,相互合作。这时候,企业成为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机器,员工成为一个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团队:这才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的管理模式。而那种“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的认识,已经远远地被时代所抛弃了。

    即便抛开职位间合作这一层,现代企业更注重培养员工的“高位思考”,你是销售经理,应该站在销售总监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你是总经理助理,就要站在总经理的高度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这既是培养干部的需要,也是现实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的需要。这种“现代企业管理精神”恰恰是要求“不在其位,必谋其政”的。
    
    其实,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仅仅是针对当时哪个特定政治环境和特定政治群体而言的,并不适用与普通民众,尤其与孔子所培养的“政治干部”的追求理念想违背。儒家永远是积极入世的,永远要以天下为己任。孔子的学生尽管大多出身平民,但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报复,这正是“不在其位,必谋其政”的体现。所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消极思想不是儒家的,儒家是讲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如果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转移给普通民众并大肆宣扬,只能让老百姓仅仅安于自家热炕头,不闻窗外事,这倒和历代封建王朝的愚民思想合拍对缝,与当今的时代大潮格格不入。

    不仅曲解经典,还要误导企业。真是误尽苍生终不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