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千里

马千里(maqli),著名管理专家、学者。深圳马千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主攻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及管理咨询、营销策划服务。擅长以"中国道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在《商界》、《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财经界》、《管理学家》、《中国经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为《华夏酒报》等报刊专栏作家。出版《论语的管理智慧》、《论语企业家读本》等管理学著作及《论语新裁》、《当论语遭遇于丹》等学术著作。

更多信息,http://www.maqli.com  http://www.maqli.net
QQ:53901439
EMAIL:[email protected]
办公室电话:0755-83113221   0755-83500805
助理手机:13510627028

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说,你的自行车丢了,一个好心人提醒你:“会不会是某某干的?”你马上说:“不可能,他不是那种人。”是什么使你果断下结论呢?是你了解他的做人原则;再比如说,你屡次发现某某人小偷小摸,你会在心里说:“呀,原来他是这种人!”又是什么使你果断下结论呢?是他的行为告诉了你。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企业理念指导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塑造企业性格。企业理念对企业行为的指导是通过决策人实现的。而企业行为对企业性格的塑造则是客观的,其影响力是不会因决...

Read more

城市CI之类


    作家冯骥才曾在多种场合不无忧患地呼吁:城市建设一定要照顾城市原有文化风格。他是针对北京城建说这番话的。的确,就拿即将竣工的王府井新东安市场这一雄伟建筑而言。对相距不远的故宫形成的压迫是非常令人感慨的,如此下去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北京城在现代化城建军开发过程中会逐步丧失自己。前一段新闻曾报道,罗马欲重建古罗马城,以尽快挽救这一文化遗产。我觉得这是另一个极端。“发展才是硬道理”,怎么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这才是城市形象设计的出发点。

    说功利一点,城市形象...

Read more

定位——划开市场的利剑


    市场定位解决的昌把产品或服务卖给谁的问题,那种“来者都是客”,适合所有消费群的产品和服务是很理想化的,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经营者不得不将消费群进行仔细研究,调整自己而适应其中的一类,把目标消费群紧密地、大规模地吸引过来,成为足够的利润增长。过去的综合照相馆,发然是来者都是客了,随着特殊需求的出现和增长,综合照相馆当然想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西瓜一块拣,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聪明的摄影人将消费群进行细分,把目光转向婚纱照的需求者,并有取有舍而专营婚纱影楼,把黑白寸照的营业额让出去又有何损失呢?综合照相馆的...

Read more

名牌的背后


    为一个品牌估价,是前些年很热衷的事。炒得最爆的时候,也是开天价最疯的时候,奇怪的是,为品牌开价的往往不是品牌拥有者,而是一些帮闲者。更有位专家撰文鼓吹,即便某公司一夜之间变为废墟,只要仍拥有品牌商标,那么在第二个一夜之间仍会在全球掘起,真是神了。

    我承认品牌的价值,但它的价值并不是来自它本身,而还来自它所依托的母体。名牌不仅仅指某个品牌,或某个企业,而是代表了一整套特殊的企业体制。如果企业机制丧失了,管理失控了,组织框架解体了,生产工艺失传了,那么,品牌商标那几个字或一个图案又有什么意义呢?打个不...

Read more

产品形象与文学形象


    现代的企业与产品形象塑造,从文学中借鉴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文学给了现代企业策划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创造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不以为然。如果我们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贾宝玉形象的一些方法与现代企业塑造形象的一些流行作法进行一下对比,就会看到更清楚一些。

    现代企业的每一场演出,每一次招商,每一个新产品问世,都在尽可能地利用公关手法在新闻、广告两条道上提前进行炒作,写出未开始,招商未进行,产品未生产便已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受众的胃口也已被高高吊起。贾宝玉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

Read more

形象策划,让你亮出个性来


    文章发表得多了,难免有些外地文学爱好者写信过来,都回信是不可能的,我总要从这些来信中挑出几位来,按什么标准?或文采或观点或文风,总之凭得是感觉;其实人们在消费选择上也大多受感觉影响。购物选什么品牌,到哪家商场去买,请客去哪家酒店,婚纱照让谁拍……影响消费取向的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婚纱影楼为例,大家都一样,消费者就无从选择,因为去哪都一样,去哪又都有些不满意。

    产品或服务有独到的个性,一方面是对公众形成鲜明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实际上也迎合了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心理,...

Read more

似曾相识为哪般


    厂家搞点促销活动可谓司空见惯了,摆上产品,弄点热闹,形式如出一辙,内容大同小异,顾客觉得没趣,主办者也感到没劲。现在这顾客,别说似曾相识不买帐,甚至见怪也不怪了。也不只促销活动如此,你再看广告词,一样的“放心舒心”几个字,从饭店到珠宝,从啤酒到白酒,再到卫生巾:中国字儿再坚实也给用烂了!

    花钱不少,效果不好,老板们也不愿意,但无奈得很,似乎竞争手法被人用绝了,再也想不出新鲜的来了。果真如此么?马千里的《企业生化论》说,“人”是企业所有行为和结果的原发...

Read more

夯实地基


 盖房子需要挖地基,然后一层层夯实,而且楼盖的越高,地基挖得越深,有点欲擒故纵的味道。办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也需要夯实地基,了解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现实状态,对目标市场准确把握,这就是“夯实地基”的工作,没有知己知彼,那就要做市场调查。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连发言权都没有,还谈什么有效的策划呢?有些策划公司聪明的很,和老板聊上几句,很快就拿出一套某一方面的策划案来,这大概就是为专家所不齿的“拍脑袋”决策。然后呢,是“拍胸脯”保证效果,把钱拿走;...

Read more

常香玉与马金凤


常香玉和马金凤是两位都对豫剧的改进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二人各有千秋,本分不出个高低来。然而在社会上似乎常香玉名气大一些,威望也高一些。

    究其原因,我想起常香玉有一段光荣历史,即为支持抗美援朝进行义演并捐赠飞机一架,这件事恐怕对其形象塑造和地位奠定起到极大的作用。面马金凤则没有这样的义举,所以在社会形象上稍逊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在为辰光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做报告时提出一个水平线上时就要开发独有的性能;当在质量与技术含量相当的时候就发展成为形象的竞争了。由于目前形象策划很盛行,企业形象...

Read more

从卖产品到卖概念


前几天,三岁的侄子病了,给他灌说甜不甜说酸不酸的一种冲剂,才喝几勺便说难喝不喝了,我灵机一动,把勺子高高举起说:“这次是飞机送来的,呜——”,他便来了兴趣,如此变换“运输工具”,他竞喝得有滋有味,可谓开怀畅饮了。

    消费者可不是小孩子,搞销售也不是逗小孩儿,但无论多么成熟、多么高贵的人也总是相信自己愿意想念的东西,尽管这种相信是一种错觉,这一点消费者往往也心知肚明,但应了那句俗语:有钱难卖“愿意”。穿金利来就会有男子气概,梦特娇带给你“巴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