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虚张声势。利用众多假名字制造庞大的声势,造成网站欣欣向荣全民参与的假象,实则是少数人组成的利益小集团。自从网络飞速发展以来,自我炒作早已不是新闻,五毛党、枪手遍地开花,网民虽早已麻痹,但三人成虎,难免被这些劈天盖地的信息牵着鼻子走。学术批评网就像是一个马戏班,不断的制造出涂脂抹粉面目模糊的小丑,你不知道是哪个小丑踢了别人的屁股。
其二,逃避责任。当一位位知名大学的教师在各大学名册、评教板和期刊网中“查无此人”,我们才知,南京财经大学的金许成、史豪鼓、兰诗、李英準、南柯,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庞一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钟正文,华东政法大学讲师申江,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梁欣,还有美国的吴量佛的什么的,这些看起来有模有样的名字,只不过是杨玉圣的演化品。虽然名字背后的意义或交易不明,但是这些假名字起到了绝好的挡箭牌的功效。假名字如同一张手纸,用脏以后可以随手一扔。于是,躲在暗处的侵权者悄无声息地笑了,惟留下被侵权者无奈的叹息。
其三,混淆真相。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勇士不会使用假名或者盗用他人之名。既然批了一层羊皮,自然是怕人认出狼的身份。既然是狼,自然是别有用心。黄安年教授在学术批评网发布的《盗用他人之名注册论坛侵犯了他人的署名权》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我们需要健康的正常的学术批评和反批评,如果不敢署上自己的真名实姓而盗用他人之名发表蛊惑人心混淆黑白的帖子,其用心何在?其内容的真实性还可信吗?这种搅乱学术批评和评论,触犯学术道德底线的作为能够容忍吗?”在此,路人非常赞同,希望发布此文的学术批评网能以这句话为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希望黄安年教授能秉公批评一下杨玉圣先生,毕竟,普天之下用假名字骂人的,杨玉圣的学术批评网最多。
想当年,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使用假身份假名字在敌营履步维艰巧取情报为国效力,如今,国内学术界却以假名字假身份攻讦无辜学者使其无容身之地以逞一时之威风。学术批评应当是一阵清凉的空气,当蛮横的龙卷风夹杂着各种垃圾席卷整个学术界,剩下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文末说明:路人虽用假名字,但非为骂娘骂街,且无恶行,尚可饶之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