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文化交流步入新境界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四川重庆是一家……”,近日,我在成都、重庆参加著名书画家潘锡仁、武辉夏、周明安、杨志立、陈德君等举办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时,四川友人深情地演唱改编的歌赢得满堂喝彩,我能理解川渝两地文化艺术家们的情感,他们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海内外公认的成就,今天他们大家相聚、交流,我用镜头摄下川渝文化交流步入新境界。
仁艺春秋——潘锡仁先生六十生辰书画篆刻作品展。蔡律摄
2010年8月28日,四川、重庆省市官员和书画艺术家们在成都画院美术馆出席“潘锡仁先生六十生辰书画篆刻作品展”。蔡律摄
“潘锡仁先生六十生辰书画篆刻作品展”开幕剪彩。蔡律摄
潘锡仁先生的画作 蔡律摄
潘锡仁先生的书法 蔡律摄
几番琢磨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潘锡仁先生的书法 蔡律摄
潘锡仁先生的篆刻作品 蔡律摄
武辉夏(右)、蔡律(左)等出席“潘锡仁先生(中)六十生辰书画篆刻作品展”。
蔡律与著名画家武辉夏、周明安、杨志立(从左至右)合影。陈德君摄
潘锡仁先生的爷爷潘文华如果知道孙儿取得的文化成就,定会含笑九泉。潘文华(1885—1950),国民党高级将领、二级陆军上将。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兼重庆市长、国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2月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观众在欣赏潘锡仁先生的书画作品 蔡律摄
观众在欣赏潘锡仁先生的篆刻作品 蔡律摄
蔡律与川渝两地著名书画家合影留念。陈德君摄
成都宽庭,一个优雅宁静的园林,葱绿苍翠,繁花似景,重庆画家武辉夏(左)、四川画家周明安(中)、杨志立(右)等在交流绘画技法与文化理念。蔡律摄
虎虎生威 周明安作
傲然站立 周明安作
周明安为重庆画家陈德君《古城重庆图》题词《渝州古貌,巴山胜迹》蔡律摄
在中国画坛,周明安以写意画虎而著称,以虎的传神写照而名世。其画造型生动,笔墨洒脱、格调清雅,意境远寂,给人最强烈的艺术感受是“大气磅礴”、“阳刚之美”,既有笔墨的酣畅淋漓,又有劲健苍润的点线组合。他笔下的老虎,无论是奔虎还是卧虎,也无论是双虎还是群虎,周明安都有意识地在强化动物的情趣和灵性,以情驱笔,心手相印,一气呵成。他所创造的老虎作品中“造型”是他画虎的关键,他作品中的老虎毛色斑斓,动态丰富,其老虎身上最具特色的黑色斑纹在画中有疏密、粗细、轻重的变化,充分传达出了老虎身上最具特色的美感,表达出了虎的神韵。评论家倪锡文指出, 他画中的虎,有着异乎寻常的美,威猛而无凶恶之气,给人以正气凛然、雄壮英武之感。他提倡“大雅入大俗”的风格,表现在他作品中生动的造型,简洁的用笔,丰富的构图,朴实的画风,深受专家和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他所奉行的中正大气,雅俗共赏的艺术实践,在当今萎靡之风盛行,粗俗之作泛滥的时弊中是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关于周明安先生的书画艺术,另文发表。
周明安先生在赠送蔡律画册上签名。陈德君摄
巴山夜雨 杨志立作
墨竹 杨志立作
杨志立,擅长湖州竹派墨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作品《墨竹》荣获“第三届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金奖。杨志立笔下雨竹、雾竹刚劲潇洒,生机盎然,构图精美,韵味绵绵,独具一格,关于杨志立先生的绘画艺术,另文发表。
杨志立为重庆画家陈德君《古城重庆图》题词《千秋功德》蔡律摄
重庆画家陈德君,一生只画一张画,这就是类似“清明上河图”的长卷《古城重庆图》,《古城重庆图》本着考证有据、文献有据、绘图有据的原则,并结合重庆清末民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宗教、民风、民俗、码头文化等特点,描绘了古城重庆的山水林木、交通要道、港口码头、街巷民居、军事要塞、商铺会馆、学堂戏院、庙宇宗祠、私家花园、牌坊石刻等文物古迹的位置和外貌特征,以及城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民风民俗、街头卖艺的场景,将百年前的重庆全景式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填补了重庆绘画史上的空白,对研究重庆近现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古城重庆图》局部,蔡律摄
成渝画家在研究陈德君绘制的《古城重庆图》。蔡律摄
两棵树 武辉夏作
重庆画家武辉夏四川画家杨志立画室作画。陈德君摄
鱼尊。2010年8月29日晚,蔡律摄于都江堰金沙鸟巢酒店。
史料记载,四川省、重庆市在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是以蜀族和巴族为主,建立的两个王国,他们和中原的商、周王朝、华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秦举巴蜀以后,巴国和蜀国被正式纳入秦国的版图。经过秦代到西汉早期,巴族和蜀族及其它族已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巴蜀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物态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这些资源丰富、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蔡律摄。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2010年8月29日,四川美术家陈家明安排重庆书画家一行到都江堰观光。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至今还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天府之国40余县。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蔡律摄
2010年8月30日,蔡律在都江堰鱼嘴。都江堰水利管理局 申鉴摄
蔡律在都江堰南桥,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都江堰水利管理局 申鉴摄
四川漫画家邵小明在吃饭的间隙画起人物素描,其敬业、执着令人感佩。蔡律摄
蔡律与四川新生代中青年画家陈家明、邵小明合影。陈德君摄
“宽窄容君子,庭高见古人”,蔡律向成都宽庭董事长陈玉莲女士请教美食和茶道,宽庭制作的每一道菜品色、香、形、味俱佳,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据说有位台商在宽庭吃一顿饭感动得流下眼泪。左一为胜大世纪王静妹。
美食也是艺术,古人赋诗作画,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瞧,宽庭原创菜品“红袍鲍香菇”,那形似印章的的原料就是土豆做的。怪不得中央电视台多次采访宽庭。蔡律摄
在宽庭喝的不是“道法自然”的青菜汤,而是品尝的艺术品。蔡律摄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成都由于商业发达,北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四川书画家及澳门朋友造访重庆港侨宾馆武辉夏画馆。蔡律摄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重庆著名青年演员周利演唱电影《少林寺》插曲 《牧羊曲》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来宾。廖老师摄。
出生重庆的加拿大的华裔女歌星朱丽安娜献歌《爱从西方到东方》廖老师摄。
这位重庆姐姐一个人演唱京剧《沙家浜》里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三人唱腔,博得来宾满堂喝彩。廖老师摄。
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山海经》。《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中国文化艺术大师云集重庆,徐悲鸿、张大千、张书旃、王临乙、傅抱石、潘天寿、关山月、李可染、陈之佛、吕凤子、丰子恺、林凤眠、吴作人、刘开渠、黄君璧等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留下一份丰厚精湛的文化遗产。
四川书画家和澳门友人2010年9月1日在重庆参观中国最大的匾文化博物馆重庆“瀚匾园”。陈德君摄
川渝书画家在成都宽庭时尚餐厅留影。
川渝书画家对两地文化交流充满信心和期待。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在我领略雄险幽秀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在读巴蜀深厚的文化巨著,参访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漫步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历时2000多年还在发挥效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叹“天府之国”的“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品尝成都宽庭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落泪的文化盛宴……
我为川渝文化交流渐入佳境喝彩!
蔡律 2010年10月12日